光伏地震再臨。
12月27日,網傳超日太陽(002506.SZ)董事長倪開祿卷款外逃,攜帶資金逾20億,留下超過千名員工和數十億債務。
當日下午,本報記者來到超日太陽公司所在的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楊王經濟園旗港路738號,被告知董秘顧晨冬外出。對于傳言,超日太陽人士稱:“董事長確實不在國內,不過是去國外收賬,不存在卷款外逃。”
他同時表示,并沒有大量的債權人上門催債。
但記者在公司遇到相關銀行人士,該人士看到記者很詫異:“你們消息這么快?”對于記者進一步詢問其此行目的時,該人士拒絕回應。
超日太陽在危機邊緣卻是事實。
一位上海光伏行業分析師表示:“超日太陽第三季銷售雖略有改善,但資金面卻緊繃,1-9月凈利潤僅622萬,降幅達97.39%。而應收賬款同比增幅達64%,光伏業低迷情況下,回款如此多且周期拉長并非好事。”
本報調查發現,超日太陽吊詭之處在于,最大欠款方實際控制人竟是持有1226.54萬股的四股東蘇維利。
董事長出國為催賬?
應收賬款日益增加已成超日太陽第一心病。
據2012年三季報,應收款增至33.42億,預付款增至5.28億,貨幣資金縮至4.57億。半年報中,上述三項指標分為25.85億、5.26億、5.68億。
上述分析師表示:“三個月內,貨幣現金減少1億多,應收款增加8億多,余款款項增2000萬,現金流惡化明顯。應收款不斷堆積讓人憂。”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也曾表示:“公司海外電站合作方客戶的應收款能否收回及何時收回存在不確定性;公司組件銷售往海外電站合作方客戶的收入金額及相應銷售毛利,未能獲取充分、恰當的審計證據。”故對2011年財報持有保留意見。
不過,超日太陽在海外是否有巨額應收款必須倪開祿親自催收?
半年報顯示,應收款前五名中:Sky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Group Ltd的欠5.9億;Plama Investment Ltd的金額2.56億;Solarprojekte GmbH Andreas Damm的金額2.41億;CHINA SOLAR GMBH金額2.3億;江蘇匯鴻國際集團土產進出口金額2.17億,占比分為20.64%、8.99%、8.44%、8.05%和7.61%。
咋一看,前四名均為外企,但其實大有玄機。
如Sky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Group Ltd,公開信息顯示,其為注冊地在香港的私人公司,注冊地在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的Sky Solar Power Ltd.持股100%。而其股東為注冊地在開曼的Sky Solar Holdings Co Ltd.注冊地在BVI的Flash Bright Power Ltd持股39.2%,Weili SU持股100%。
顯然第一欠款方實際控制人為Weili SU。Weili SU中文名叫蘇維利,是天華陽光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并任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董事、董秘、副總、北京辦事處主任等職。天華陽光集團總部在上海。
最大欠款人就在國內,為何出國催賬?記者致電天華陽光但無人接聽。
資金鏈幾近斷裂
據超日太陽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公司有10.94億關聯擔保尚未到期,均為倪開祿為超日太陽及其子公司的關聯擔保。其中最大一筆達6.8億,為倪開祿為超日太陽的關聯擔保。
同時,超日太陽還對眾多子公司進行擔保。截至目前,共計6.45億擔保尚未到期。其中,對上海超日(洛陽)太陽能擔保額為3.7億,對上海衛雪太陽能擔保額為1.2億,對西藏日喀則市超日國策太陽能應用擔保額為1.5億,對洛陽賽陽硅業有限公司擔保額為3500萬。
除開對子公司的多次擔保外,超日太陽還對其國外公司進行大手筆擔保。
7月18日,超日太陽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批準,擬向超日盧森堡提供8640萬歐元的銀行借款擔保。
同時,超日太陽還對外部公司進行相關擔保。為天龍光電(300029.SZ)銀行貸款提供不低于2億元擔保,同時江蘇華盛天龍光電承諾為超日太陽銀行貸款提供等額擔保。
記者電話聯系天龍光電,其拒絕對此置評。
截至10月底,超日太陽累計擔保額11.45億及歐元6480萬元(約合人民幣5.19億元),合計16.64億元,約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至2011年底)的57.31%。
按以上擔保額計算,超日太陽共擔保16.64億。倪開祿的擔保額達10.94億。
超日太陽還有對中航國際租賃1.95億的長期應付租賃款,由超日太陽、超日洛陽、上海衛雪和倪開祿、鐘雪賢承擔共同連帶責任保證。
不僅擔保額巨大,超日太陽還把賬面余額3.1億元的應收款,用于商業發票融資借款,在業界看來,現在光伏行業的應收款,存在很大壞賬風險。
據11月14日的最新股權質押顯示,倪開祿又將解除質押的股權,質押給山東信托,之后,倪開祿持有的超日太陽3.15億股中的99.94%被股權質押。
超日太陽15次股權質押公告中,涉及中融、廈門國際、五礦、山東等8家信托和中國進出口銀行。
一位曾接觸超日太陽股權質押業務的投行人士表示:“11月,倪開祿就在到處找銀行詢價,不過就我所知,并無銀行接單,最后他押給了山東信托,質押率應該很低。”
除開股權質押,超日太陽2012年3月還發行了10億元公司債。
上述分析師表示:“擔保、股權質押、公司債等常用的融資方式,都被超日太陽用遍,甚至把應收款轉為融資借款的較為超前的融資方式,都已用到,可見其對資金的渴求已經達到不正常的地步。”
超日太陽老板被傳“跑路”公司稱實為討債
流動資產超七成為應收賬款和存貨,短期償債能力堪憂在行業遭遇寒冬背景下,光伏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償債能力備受關注。27日,一則關于超日太陽董事長倪開祿攜款跑路,留下數十億待償債務的消息被各大財經網站紛紛轉載,引發熱議。
《經濟參考報(微博)(微博)》記者從超日太陽內部人士處獲悉,倪開祿身在國外,并非“攜款跑路”,而是忙于催收賬款。
“現在經營比較困難,我們公司現在因為在歐洲那邊建的電站,應收款項比較多,老板在國外處理這些事情。”上述內部人士說。
據了解,超日太陽的主要市場是在歐洲,近兩年受歐洲光伏補貼下調影響,其主要出貨渠道萎縮很厲害,迫使其改變銷售策略,從單純組建銷售開始轉向參與電站建設,但這樣不可避免地將大量的現金投入到電站建設中,這對超日太陽的盈利能力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超日太陽三季報顯示,盡管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39.13%,但由于銷售價格大幅下跌及費用增加等因素,前三季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僅為622.88萬元,同比下滑97.39%。形成對比的是,公司的應收賬款卻由一季度的26.34億元暴增至三季末的33.42億元。“在歐洲的項目開發過程不是很順利,電站已經建設完工了,但因為當地的環評等一些問題難以并網,資金難以回籠。”業內知情人士透露。
在盈利出現下滑同時,超日太陽的償債能力也備受關注。從超日太陽三季度財務數據來看,其流動負債高達36.68億,而在53.47億流動資產中,除上述33.42億應收賬款外,還包括6.94億存貨,兩者占流動資產比例高達75%。不難看出,如果應收賬款短期內難以收回,存貨難以變現,超日太陽短期償債能力堪憂。
面臨應收賬款問題的不僅是超日太陽一家。今年以來,光伏企業的應收賬款整體呈現攀升的走勢。國內上市的16家光伏設備及電池、組件生產行業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總營業收入為162.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4.87%。但應收賬款總額則從2011年前三季的280億元左右增至今年前三季的350億元以上。
“在過去的三個季度,有大量中下游廠商投入大量資金參與電站開發,而這種資金的回籠套現周期非常長。這些廠商在其中的身份不僅是組件的提供商,還是項目的合資開發商,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把資金抽出來。而應收賬款高企將使得公司現金利用率變低,盈利能力下降。”Solarbuzz分析師韓啟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