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光伏巨擘尚德和賽維栽下跟頭之后,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日太陽,002506)亦跌倒在成長的起跑線上,能否爬起猶未可知。
從去年12月20日因擬披露重大事項而停牌,到之后的“董事長攜巨款跑路”、“資金鏈危機”、“銀行貸款3.8億已實質性違約”,幾乎每一條消息都可以置企業于死地。
好在董事長倪開祿已于1月3日深夜趕回上海,多少避開了“跑路”之嫌。而老板的回歸也帶來一些積極訊號:騰訊財經獲悉,該公司將于下周一(1月7日)全面復工。
與此同時,在光伏行業全面陷入困境之時,超日太陽于去年7月宣布斥資2.9億元打造的三期生產線,仍在有條不紊的建設當中。但是,承建該工程的建設公司員工稱,截至目前,超日太陽還沒有支付一分錢的工程建設款。
2條生產線未停產 7日全面復工
超日太陽在奉賢區紅旗港路有兩個正門,一個是辦公區,一個是廠房和倉庫區。這兩個門均關的嚴嚴實實,原本是工作日,可除了留守的保安,連個人影都沒有。偶爾有幾輛名車進進出出,證明里面還有人在。
下午5點,有不少員工到位于正門口的地方打卡下班,這也印證了超日太陽本部并沒有完全停產的事實。可奇怪的是,他們并不從正門出去,而是往相反的方向走,并從公司后門搭乘兩輛公司包車離開。
“我們從來沒有停產過,公司現在不好,6條生產線現在只有2條正常生產,有很多同事不干了,以前幾百個,現在只有幾十人,但是沒有停止生產過。”公司員工李某對騰訊財經表示,他習慣自己騎車回家。
附近的居民張某也佐證了這個事實,“每天都會看到他們的車子載著一車人上下班”。
當被問及為何不走正門的時候,李某表示不知道情況,只是服從安排。
“之前,董事長出國沒回來的消息,的確讓我們很恐慌,但是現在回來了,多少有些放心吧,”李某繼續說道,“我們現在是輪流上班,剛從領導那里得到消息,下周一公司將全線開工”。
值得一提的是,當騰訊財經向李某求證公司于2012年12月28日連續發布的四份公告可信度的時候,李某表示:“現在的公告出來的都只是表面現象,公司很早就已經開始腐爛了。本部4條生產線早已停工,集資問題也很嚴重,曾經也引發了內部職工鬧事,因為發不出工資。”
頂風建設新生產線 建設方稱沒收到一分錢
與馬路這邊的冷冷清清相比,超日太陽的三期生產車間建設仍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不時有工程車輛進進出出。
據資料顯示,2012年7月,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進一步擴大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能力,解決企業太陽能電池組件產能不足問題,計劃用時2年,以自有資金投入約29,000萬人民幣支持建設年產5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及技術改造項目,即超日太陽三期工程建設。
依現在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的現狀來看,這確實有些諷刺的味道,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光伏產業過度膨脹之后帶來的陣痛。
據了解,超日太陽三期工程的建設方為上海中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超日太陽的一期二期工程均由該公司承建。
“這個項目去年二月份就開始了,之后折騰了好幾個月,到6、7月份的時候才開始動工。”中騰建設的一位負責人對騰訊財經表示,“去年開建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如今就更加困難了,超日太陽現在欠了一屁股債,去年6月份之前還不錯,每天都有很多輛卡車裝滿集裝箱運出去,6月份之后就很少見到卡車了”。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工資的時候,上述負責人表示,“現在中騰沒收到超日太陽的一分錢,因為我們老板和倪開祿是朋友,他會想辦法先預支我們的工資。”
關于超日太陽能否順利支付工程款項的時候,該人士給出的答案是,“我們不關心,他們不付錢,我們就不交房,當時獲批建設的時候,也是得到政府部門批準的。”
騰訊財經試圖聯絡公司董事長倪開祿和董秘顧晨冬,電話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
超日太陽公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超日太陽應收賬款為33.42億元;短期借款17.78億元,應付票據6.8億元,應付賬款9.9億元,長期借款1.5億元,應付債券10億元,合計約46億元。公司層面的債務大于債權大約為12.5億元。
“現在超日太陽的問題是洞太大了,不僅債務超債權,而且已經資不抵債了。”民生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海生稱,“而且現在超日太陽的債權部分比較虛,那么多應收賬款里面,除了組件部分是實打實的,其他的比如電站的應收款,很虛。”
應收賬款“泡沫” 倪開祿稱海外電站交易談判進展很好
超日太陽目前存在的36億元應收賬款或存在巨大“黑洞”。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開始,為應對整個光伏行業銷售市場的不景氣,超日太陽開始向國內外光伏電站開發進軍,以達到既刺激了銷售,又能利用電站增加收益的目的。超日太陽目前擁有一個位于意大利的23MW(1MW=1000KW)電站項目,以及一個位于美國的18.5MW電站項目。
而據倪本人今日對一家媒體表示,此次出國的主要目的就是進行貸款安排,并去歐洲和美國做電站交易的談判。而且談判的結果很好,已經見到較好的買家,目前也已經進行到了最后一輪報價。
“每個電站我都找了三四個買家,”倪開祿對媒體表示,“1月31日是報價截止日,爭取3月份完成交易,因為交易還包括盡職調查等程序。”
然而事實上,很多光伏資深人士對此并不買單。
有相關專家分析認為,美國沒有一個統一的全國性FIT(上網電價補貼),其政策靠的是30%退稅優惠,此外還有一些碳匯。但碳匯價格不穩定,而且過去一段時間非常低迷。而意大利市場由于之前的上網電價過高,于是光伏電站開發一窩蜂上,導致得排隊審批。審得慢的,拿到的上網電價就差。而一個電站轉手能賣多少錢,關鍵是看未來的現金流狀況,也就是當時拿到的FIT有多高。從目前來看,很多企業都期待進入意大利市場能夠獲得每度電0.2-0.3歐元的補貼,但現實是,最終拿到的往往是每度0.07歐元。
“我并不看好超日太陽的海外電站處置結果”,銀河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認為,“賽維的案例或許可以成為前車之鑒”。
資料顯示,2009年7月,賽維曾收購了意大利太陽能市場專業系統整合商SGT公司70%的股權,在2011年初,賽維又收購美國太陽能電力公司(下稱“SPI”)70%股份。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賽維的幾次海外收購,基本沒有花費真金白銀,直接是債務轉成股權。
銀行催債急 11超日債火燒眉毛
據最新資料顯示,超日太陽的銀行貸款已經逾期3.8億元,已發生實質性違約。目前也因拖欠供應商賬款,已被相關公司告上法庭。
倪開祿本人,于近日也公開表示,此次的資金危機與銀行的抽貸有關,表示銀行的突然抽貸給公司帶來很大的負擔。
而同時,于2012年3月7日公開發行的11超日債,也將于今年三月份開始償還。
據了解,11超日債期限為5年,其中4億元償還銀行借款,6億元補充營運資金。 按1∶3比例分別在網上、網下發行,后者主要對象為機構投資者。據悉,當時中信銀行和廣發銀行承諾為其8億元專項貸款托底,但其票面利率仍飆至8.98%,高于同期大部分公司債。
有分析認為,屆時,如果真的出現實質性的違約,則將對低評級市場形成明顯的沖擊,甚至推動低等級債券的重新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