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3月20日正式公告稱,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破產法》相關規定,于3月20日正式裁定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
此前3月19日,尚德發布一項新人士任命,宣布董事會新增兩位董事,分別是來自光大國際的范仁鶴和來自無錫國聯的周衛平。另外,周衛平還將出任尚德總裁,標志著尚德正式由無錫國聯接手日常管理工作。
與此同時,3月20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研究院光伏電價征求意見稿中給予的補貼電價已經確定還會上漲,這一消息將為中國光伏全行業的企業贏得更多生存的空間。
尚德正式宣布破產重整
此次宣布破產的是上市公司尚德電力在國內的子公司無錫尚德
3月18日,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債權銀行聯合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無錫尚德破產重整申請。經法院審查,鑒于債務方無法歸還到期債務,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破產法》相關規定,于3月20 日正式裁定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
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農行、中行等在內的9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余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
銀行方面表示,由于所欠銀行債務陸續到期,考慮到債務方的現實境況,以及至今未對債權銀行逾期授信提出切實可行的還款方案等因素,為最大限度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必須按照市場化原則依法采取措施,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銀行方面認為,無錫尚德此次按照市場化實施破產重整,能有效整合資源,整頓過剩產能,順應了國家光伏產業發展的潮流,對未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宣布破產的是上市公司尚德電力在國內的子公司無錫尚德。一位業內分析師認為,這個方案對尚德產生的影響是,尚德的大部分債務將被剝離,故對尚德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但是被剝離無錫尚德的上市公司,也失去了核心資產,剩下的部分僅僅是海外電站項目等,盈利能力將受到影響。但是不能排除尚德電力在以后回購無錫尚德的可能性。
一位無錫當地人士向記者解釋說,無錫尚德的破產過程分三個步驟,分別為司法審計、財務凍結和重組方案。故目前還沒有進入重組的步驟。
國聯財務主管出任尚德總裁
尚德創始人施正榮在今后的董事會投票中或許能稍占優勢
尚德電力于3月1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任命范仁鶴為獨立董事,周衛平為尚德執行董事兼總裁。新的任命生效后,尚德董事會成員從5名上升到7名,其中包括4名獨立董事。
值得關注的是,范仁鶴為光大國際獨立董事,現在仍兼任香港建設(控股)有限公司、希慎興業有限公司、第一太平有限公司、珠海中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及一家于澳大利亞上市公司Goodman Group的獨立董事。在此之前,范還曾經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綠色環保產業為主業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投資、開發和運營數家垃圾發電和污水處理廠。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光大國際事實上也早已經參與光伏產業投資。在2010年,其與杜邦在深圳共同投資開發了一個裝機容量為1.3MW的屋頂并網光伏發電項目。除此之外,光大國際還在鎮江、宿遷和懷寧全資擁有三個光伏發電項目,相繼在2010年底和2011年完成。
而周衛平則是無錫國聯集團下屬的國聯期貨董事長,并且在國聯集團內部是財務方面的主管者。
公告還稱,作為尚德總裁,周衛平將負責尚德的運營管理,并與目前尚德CEO金緯以及尚德董事會一起,確定尚德的戰略方向。
兩位新董事的進入,標志著尚德的重組工作正式展開,雖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位新董事的加入都屬于個人行為。因為兩人都已經辭去了原公司的職務,以個人身份加入尚德。
但是,新董事的加入,無疑也暗示著背后的具體重組方案實際已經確定。雖然此時國聯在未來重組后的尚德將占多少股份還沒有公布,但占主導地位已經不容置疑。
而周衛平擔任尚德董事,也意味著目前尚德日常工作已經正式移交。一位國聯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國聯接管尚德日常工作也在幾天前就已經展開。
而在更早的時候,尚德的P4工廠就已經被無錫國聯接管,P4工廠是尚德的核心資產,其中尚德占股40%,無錫國資平臺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無錫新區勘探發展集團各擁有30%股權。
此外,尚德董事會新增2名成員,也意味著尚德創始人施正榮在今后的董事會投票中或許能稍占優勢。據多位接近國聯人士透露,目前無錫政府還是站在施正榮的一邊。故可以預見,未來的董事會投票中,施正榮會增加2位盟友,國內派占據3票。
今年3月,施正榮曾在被罷免董事長后公開抗議董事會投票屬于違法,自己被逼出董事會。
光伏電價征求意見稿再修改
“這一電價補貼方案低得超過預期”
在尚德經歷重大人事化的同時,其他光伏業內企業則在積極為自己尋求新的生存空間。近日頒布的光伏電價征求意見稿中,備受矚目的“對于分布式光伏自用電”的補貼方案為:在用電電價基礎上給0.35元/kWh補貼。
但海潤光伏董事長楊懷進昨天在公開場合表示,這一電價補貼方案低得超過預期,如果按照這一電價補貼方案實施,就不是在扶持光伏企業,而是將光伏企業“一網打盡”。
與此同時,天合光能全球副總裁朱治國也向記者表示,這一意見稿中給出的補貼電價令人震驚,這一價格將進一步降低投資電站的收益率。
今天,一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研究員對記者表示,他們也已經注意到了企業對此的反應,并表示,意見稿中給出的價格還會再做修改,最終價格一定還會在此基礎上上漲。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研究員王斯成也表示,如果按照意見稿中給出的價格執行,今年中國10GW的裝機量就很難完成,故他本人也一直在上書有關部門上漲補貼價格。
王斯成表示,價格制定的基本思路是,大型地面電站項目目前按照8%的收益率來測定,這一收益率雖然不高,但保證其長期。但是發展分布式項目的思路與此不同,因國家目前鼓勵分布式項目,故其收益率必須大大高于前者。他認為,對于自用光伏電量不應該采用一刀切標準,應當按照固定收益來計算。另外,反送電量建議在脫硫電價上補貼0.2/kWh,以降低開發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