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昨日公布年報顯示,該行2012年實現股東應享稅后利潤1394.31億元,同比增12.2%。這是中行連續兩年凈利潤增速低于20%,并創上市以來新低。
中行年報發布會后,在記者的追問下,中行行長李禮輝坦言,無錫尚德的貸款已經全部降級。
李禮輝表示,中行對其有一定的貸款,目前以把對該公司的貸款全部降級為不良貸款,并提取了50%以上的撥備。由于國家對于光伏產業的調整措施落實到位仍需一定周期,該行將密切關注事態變化。他還表示,即使增提撥備,對中行財務狀況也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此外,李禮輝對于銀行頻頻曝出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沒有達到、出現巨虧等問題進行了回應。他表示,中行去年共發行5822款理財產品,除3款沒有預定收益率的產品外,其他全部實現預期收益率,沒有出現投資損失的情況。
對于監管層今年要求重點整治的“資金池”理財產品,監管層對資金池的整治要求出臺后,除了此前沒有到期的資金池理財產品外,中行沒有發行新的資金池產品。
年報顯示,雖然去年央行兩次降息并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增加了銀行的成本支出,中行去年通過加強新增存款日均管理、加大資產結構調整力度等方式應對境內外市場利率下行的影響。其凈息差仍比2011年提升0.03個百分點,達2.15%。
李禮輝認為,中行存款去年年末余額增長減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實行日均存款管理,所以期末的存款余額波動幅度比過去大大減少。另外,我們去年主動壓減高成本的存款,就是所謂的表內理財業務,去年壓減了4000億,年末的余額只有1500億左右,這就影響了年末這個時點的表現。
數據顯示,中行于2006年上市,當年該行凈利潤增速達到最高。2006年,中行實現凈利潤428.3億元,增速高達65%。此后數年,中行凈利潤增速一直在30%左右徘徊,2011年跌至18.93%。
截至去年年末,中行不良貸款余額654億元,比2011年底增加21億元;不良貸款率0.95%,比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
對此,李禮輝表示,今年該行預計不良貸款的重點將從去年的地區性轉向個別產能過剩行業,特別是光伏、造船、航運等行業,預計今年該行不良率將會有小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