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占鋒相信,當光伏制造業回歸到傳統制造業的時候,就正是比亞迪的優勢能夠體現出來的時候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記者:建平
比亞迪認為,公司在傳統制造業領域積累的競爭優勢,將同樣在光伏制造業領域發揮出來。
在5月舉行的2013年上海國際太陽能光伏展覽會上,相比往年,觀眾少了許多,有些展臺甚至門可羅雀。但比亞迪公司的展臺上,卻仍是人頭攢動。
比亞迪光伏此次重點推介的是一款“優質電能,與網同價”的新能源整體方案。該方案包括高效光伏電池組件、追日系統、儲能系統和光伏逆變器,全部產品均由比亞迪集團生產。
據商洛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太陽能事業部總經理姜占鋒介紹,比亞迪在新能源制造領域的產品包括,從硅片、電池片到組件的晶體硅和光伏逆變器、光伏支架等光伏產品系列,從儲能電池、儲能逆變器到控制系統、測量系統的儲能電站系列,以及包括純電動汽車、純電動大巴、插電式的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系列。
姜占鋒表示,這是一個新能源產業鏈的循環,將實現從清潔能源的生產到消納。
這個足夠長的產品線,在姜占鋒看來,不僅對公司內部的產業垂直整合具有好處,更是將對各產品線之間的研發和創新帶來諸多益處,包括研發上的相互借鑒與相互啟發,以及資源共享。
在光伏幾乎全行業陷入困境的當下,比亞迪為何還要打造這樣一個新能源產業的“超級”全產業鏈模式?姜占鋒認為,這是從傳統制造業積累而來的經驗和信心。
比亞迪認為,太陽能發電雖然是一個新能源產業和新興行業,但仍然是屬于制造業,也遲早要回歸到傳統制造業的發展路徑上來。
“傳統制造業拼的是什么?拼的是供應鏈管理,拼的是成本控制、品質控制、銷售渠道建設、風險管控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正是比亞迪的優勢,是我們這么多年來在制造業中積累的眾多的經驗。”姜占鋒相信,當光伏制造業回歸到傳統制造業的時候,就正是比亞迪的優勢能夠體現出來的時候。
對于當前的惡性價格競爭,姜占鋒似乎并不擔心。在他看來,市場規律遲早要起作用,而光伏制造業龍頭企業的接連破產,就正是市場規律在起作用的表現。
不過,光伏等清潔能源當下所面臨的最大發展阻礙,除了仍然過高的成本外,或許就是其技術特性與傳統電力能源傳輸通道在技術系統上的沖突了。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則是光伏等新能源的間歇性技術特點對電網的沖擊。
在尋求解決這一難題的路徑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將眼光放到了儲能上。
一位在比亞迪展臺參觀的儲能技術專家表示,比亞迪這次推出的新能源整體方案中,儲能無疑是其中最大的亮點。“雖然儲能技術仍面臨著諸多的發展難題,但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這或許也是解決新能源與電網匹配難題的不多的選擇了。”他說。
今年初,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國——德國正式推出針對儲能系統的財政補貼制度。此舉無疑也表明,光伏發電的更大規模化應用,必然要依賴儲能技術來解決其與傳統電網的沖突。
姜占鋒認為,德國政府針對儲能的補貼政策,說明人們開始真正認識到儲能的必要性,而這對擁有儲能系統的比亞迪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不過,儲能技術在國內的推廣,可能還存在著一些障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市場認知度和成本的問題。
對于本來就正在經受成本壓力煎熬的光伏系統來說,增加儲能系統所帶來的高昂成本,無疑是市場接受起來的最大難題。不過,相比光伏電力因間歇性問題而有可能遭遇電網拋棄的前景,增加成本尚是可以仍受的痛苦,或也是現有技術條件下不得已的選擇。
以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為例,姜占鋒對記者初步核算了儲能電站的成本。他介紹說,儲能系統的新增成本部分,大約只占到目前光伏電站投資成本的20%左右。而比亞迪的目標,是要在短期內將這一比例降低到15%以下甚至更低。到那時,儲能將在經濟性上獲得更大的市場認可。
擁有儲能電池技術先發優勢的比亞迪,或許也正是在儲能這個環節上,強化了其對光伏制造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