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2年首次獲得出貨量全球第一之后,我國光伏巨頭英利綠色能源在歐美“雙反”和光伏行業慘烈調整的背景下,領跑光伏行業。據權威市場調研機構報告統計,英利2013年組件出貨量達到3.2吉瓦,同比增長40%,市場份額由2012年的7.4%升至2013年的10%左右,再次摘得“光伏組件出貨量
繼2012年首次獲得出貨量全球第一之后,我國光伏巨頭英利綠色能源在歐美“雙反”和光伏行業慘烈調整的背景下,領跑光伏行業。據權威市場調研機構報告統計,英利2013年組件出貨量達到3.2吉瓦,同比增長40%,市場份額由2012年的7.4%升至2013年的10%左右,再次摘得“光伏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桂冠。
在光伏寒冬中,英利之所以能實現逆勢上揚、彎道超車,連續兩年光伏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來源于英利不間斷地技術創新、全員創新帶來的競爭優勢。以技術創新為依托,英利開始向光伏下游進軍,轉型升級成果初現。
不間斷地技術創新
在光伏行業寒流不斷、同行紛紛轉營他業的大背景下,英利反其道而行之,投入巨資籌建兩大國家級實驗室,光伏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能源光伏技術重點實驗室與兩大國家級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逐步構建起四大國家級創新平臺。
截至目前英利累計申請專利1459項,主持和參與編寫國家及行業標準20項,承擔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國際科技合作等8項。實踐證明,只有不間斷的技術創新,才能帶來不間斷的成本下降。如今英利的多晶組件成本已下降至3元/瓦左右,與2012年相比降幅超過30%,全球性價比最高。這也是英利產品獲得全球客戶認可的根本原因。
轉戰下游光伏電站
過去一年,受益于光伏行業支持政策,國內光伏市場表現強勁。《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將2015年光伏總裝機量的規劃目標從20GW,進一步提高35GW以上,2013—2015年之間,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GW左右。
英利員工的革新、發明、創造正是英利控質量、降成本,決勝下游的利器。英利謀劃由光伏組件制造商向能源解決供應商的轉變,目標是兩年后進入國內市場前兩名,國際新興市場綜合指數前10名。
英利“熊貓”N型單晶高效太陽能電池最高效率達到了20.5%,比普通電池片高出2個多百分點,成本卻比同類公司降低30%以上。特別是在當前光伏產品同質化較高的情況下,高效電池產品意味著高附加值,市場競爭力也就更強。
2013年,英利加大對電站的開發,大力拓展利潤豐厚、收益穩定的下游電站業務,拿下全球最大的地面電站阿爾及利亞233兆瓦光伏地面電站項目,與大型國企同煤集團、中核匯能等合作開發地面電站。據了解,英利電站開發儲備量已經超過1吉瓦。
前景看好發力國內
國家利好政策的頻頻出臺,國內市場應勢啟動,2013年,中國首次擊敗日本、美國、德國,躍居世界光伏市場首位。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稱,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新增備案總規模14吉瓦,其中分布式8吉瓦,光伏電站6吉瓦。這比之前9.5吉瓦的規劃提高近50%,中國將繼續鞏固全球光伏市場的老大地位。
據了解,2014年英利在鞏固歐美傳統市場的基礎上,將重點開發中國、日本、北美等新興市場,力爭出貨量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國內市場開發過程中,英利將開發400兆瓦左右的光伏電站,增加銷售利潤,提高盈利能力。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