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權和他的“小電廠”。
“這個要經常擦灰哦,不然影響發電,我只要一有空就上來擦一擦,順便抽根
煙。”8月16日,家住威遠縣鎮西鎮的伍志權,正在自家小區樓頂上給他的“小電廠”做保養。伍志權告訴記者,他買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可以持續產電,不僅夠自家用,多余的電還可以出售,讓太陽給他“打工”。
從去年到今年,我省越來越多的農民搞起了個人分布式光伏發電,但數量卻增長緩慢。我省個人光伏發電為何進展緩慢?當前還有哪些原因阻礙其發展?國家對于個人光伏發電有哪些政策扶持?8月中旬,記者帶著問題采訪了我省“個人光伏發電第一人”伍志權及相關部門負責人。
走訪
威遠農民自建“小電廠”靠發電已收入4000余元
8月16日,記者來到威遠縣鎮西鎮城市花園小區。伍志權帶著記者來到了自家所在的七層住宅樓頂,一排排藍色的太陽能發電板映入眼簾。所有的電板均以40度左右的角度朝向太陽,發電過程非常安靜,沒有噪音,看似平淡無奇,但設備顯示屏上的發電數據在神奇地跳動著。“這些設備總共5千瓦,每月能產五六百度電。”伍志權告訴記者,當地的日照情況決定其產電量。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觀察和了解后,2013年年初伍志權決定投資個人分布式光伏發電。
作者:張立峰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