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14 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剛一閉幕,中美兩國即在北京達成了一項有關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美國承諾到2025年減排26%;而中國則承諾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這雖然為國內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帶來巨大轉型壓力,卻給專注于太陽能發電以及光熱創新綜合利用
11月12日,2014 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剛一閉幕,中美兩國即在北京達成了一項有關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美國承諾到2025年減排26%;而中國則承諾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這雖然為國內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帶來巨大轉型壓力,卻給專注于太陽能發電以及光熱創新綜合利用的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帶來重大利好。
相關專家表示,根據中美兩國達成的協議,美國提出了具體的減排目標,中國也明確了排放峰值。對中國來說,此舉意味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增長“天花板”被量化確定,也必然給高燃煤消耗企業將被加速關停或被高成本逼停,但水電風電核電太陽能等企業卻會從中收益。
近期,新能源問題一直是國計民生的熱門話題。在剛剛閉幕的2014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中海陽董事長薛黎明也應邀出席,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重視,以及對推動本地區新能源企業交流與合作的期待與良好愿望。在本次峰會上,薛黎明與其他工商企業代表還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充分溝通,并就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金融扶持等方面達成了諸多共識。
中海陽是新能源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核心業務包括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系統集成、核心設備制造、太陽能電站投資運營以及太陽能與傳統化石能源聯合循環等幾大領域。另外,中海陽今年有望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啟動1-2個太陽能光熱稠油開采實驗項目。該技術一旦成熟,每年有望為中國稠油開采領域節省400億元的能源消耗,并將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做出更大貢獻。
據了解,相當一段時間以來,中海陽利好消息不斷,做市商制度的推出以及在此之后的增發,使中海陽成為做市增發第一股,資金實力大為增強;國家的政策扶持也進一步促進了光伏產業延續強勁增長勢頭;而中美之間達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協議,也必將對中海陽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與美國達成溫室氣體排放協議后,中國必然會進一步約束地方政府的經濟行為,推動解決公眾關心的霧霾污染,雖然使解決充分就業和實現政府必要財政收入問題更加嚴峻,卻有助于加快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中海陽在不久前已確立了成長為全球新能源產業中堅力量的宏偉目標,并將以極大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為推動國家新能源開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創新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 來源:東北新聞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