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陣熱烈的掌聲,中國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與比亞迪副總裁在文件上鄭重簽下名字,由此西藏偏遠地區能源短缺的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美麗而神秘的雪域高原逐漸擺脫“無電”的生活狀態。當社會力量用財富做慈善的時候,比亞迪不斷創新,利用科技改變生活,用科技支持慈善。
比亞迪與西藏慈善捐贈簽約 免費提供千套能源系統
2010年9月29日,比亞迪西藏捐贈新能源系統簽約儀式在中國大飯店正式舉行,比亞迪副總裁吳經勝與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馬勝杰相互簽字并交換了文書,這一值得人類紀念的歷史性時刻也得到了世界重量級人物的見證,包括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巴菲特、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查理·芒格、微軟前董事長比爾·蓋茨。在本次簽約儀式上,比亞迪正式向西藏自治區免費捐贈1000套自主研發的總價值為2500萬元的家庭能源系統,用以解決西藏偏遠無電區農牧民的用電需求,幫助這些地區的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簽約儀式上,西藏自治區副主席鄧小剛、巴菲特、蓋茨和芒格分別發言,大力稱贊比亞迪“用科技支持慈善事業”的行為,并期待其他企業也盡力所能及,多為慈善事業做貢獻。
此次捐贈的西藏家庭能源系統是專門針對西藏的氣候環境和農牧民用電需求所設計的,適合游牧民族使用,期間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親自參與了設計方案的制定。該系統是由主機和太陽能電池組件組成。主機內集成了比亞迪鐵電池、逆變器、控制器等,主要功能是將太陽能儲存在鐵電池中,并通過逆變器轉化為220V交流電,供藏民的家用電器使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支架和匯線箱,主要用于采集西藏豐富的太陽能源。整套系統使用比亞迪先進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鐵電池儲能及LED照明技術,保證系統20年以上的壽命。此外,為了最大限度幫助藏民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此系統附帶了藏文、中文兩種文字的《用戶手冊》、《使用說明書》,可以看出比亞迪對本次捐贈活動的重視和周全考慮。
“馬背上不落的太陽” 新能源點亮“無電西藏”
長期以來,由于地理原因,西藏大部分偏遠地區都處于無電狀態,幾十萬西藏人民仍然過著“無電生活”,這對生來就能用上電燈電器的我們是難以想象的。青藏鐵路的開通,讓西藏進入了快速發展軌道,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用電問題成為限制西藏地區發展的瓶頸,無電地區的人民急切地盼望著能夠早日通電。然而西藏高原擁有十分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得天獨厚的太陽能資源。因此,在西藏建設光伏發電系統,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成為解決西藏電力短缺和偏遠地區無電問題的主要方向之一。
早在09年比亞迪公司數位高層就遠赴西藏,對西藏地區進行了考察。在詳細了解西藏人民的生活需求以及當地環境情況之后,比亞迪當即決定為藏區的農牧民專門開發一套適合游牧民族生活習慣的家庭能源系統,并免費捐贈1000套該系統,希望通過比亞迪先進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幫助這些地區的人民擺脫“無電”狀態。同時,比亞迪公司與西藏科技廳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園區內建兆瓦級并網光伏電站及新能源汽車充電站。
據了解,今年7月,第一批捐贈的50套家庭能源系統已經抵達納木措湖鄉,并完成了安裝,當地西藏牧區的牧民們親切地把家庭太陽能源系統稱為“馬背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雪域高原漆黑的夜色里,終于浮現點點亮光,古如里燈光下一片溫馨,孩子們終于可以不用在蠟燭下念書了。1000套專為西藏牧民設計的家庭能源系統,將會給西藏無電區人民的生活帶去極大的便利。
肩負社會責任感 科技創新支持慈善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經說過:“比亞迪不但要做‘第一’的企業,更做有責任心的企業。”這是比亞迪企業的使命,更是每一個公司都應該肩負的責任感。近年來,比亞迪參與賑災救危、捐學資教、支持文化體育等公益事業,積極關注社會,不斷履行自己的承諾和義務。但是比亞迪的使命感遠不僅于此,據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介紹,比亞迪公司有“三大綠色夢想”,電動汽車、儲能電站和太陽能電站,比亞迪希望通過獨特的低碳技術,為解決化石能源帶來的全球環境污染和經濟問題做出貢獻,造福人類。
如今,比亞迪將家庭能源系統成功引入廣袤的西藏高原,讓世人看到了比亞迪的夢想并不是一句空話。正如巴菲特和蓋茨所言,比亞迪不僅投入財富以關愛社會、履行企業責任,更重要的比亞迪用技術創新為社會提供更節能、更環保的低碳產品,不僅為中國的西藏人民帶去了光亮和欣喜,更為整個地球帶來了一份綠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