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坐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第一把交椅的煤炭,近年來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正逐年下降。日前在北京閉幕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透露,預計2014年中國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將下降至64.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提升至11.1%;到了2015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將降至63.3%。&nbs
穩坐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第一把交椅的煤炭,近年來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正逐年下降。日前在北京閉幕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透露,預計2014年中國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將下降至64.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提升至11.1%;到了2015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將降至63.3%。
受環保壓力和資源約束的影響,近兩年煤價持續低迷,粗放型的煤炭消費時代將成為過去。然而,從我國資源稟賦的特點、能源安全以及成本優勢來看,煤炭在我國能源供給結構中的主體地位短期內難以替代。2013年以來,伴隨霧霾天氣頻發,各地紛紛出臺環保政策,治理大氣污染,其中主要手段包括控制煤炭消費量,并增加對下游鋼鐵、水泥和焦炭產量的限制,因而使得煤炭需求面臨短期“陣痛”。而隨著我國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型煤化工產業、煤制氣及頁巖氣得以迅速發展,催生用煤需求。根據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學工業規劃院所作預測,到2020年廣義煤化工原料用煤總量將達到14.6億噸。因此,煤炭向新型煤化工、煤層氣等產業轉型勢必成為趨勢。
毫無疑問,在環保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主要推手下,我國能源調整的方向是去煤上氣和發展非化石能源。因此,以天然氣為代表的清潔能源成為我國能源消費的主要來源,更成為了能源企業轉型的風向標。
清潔能源成民資新目標新奧落子生態控股布局中上游 2014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推動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意義重大,再次加速了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光伏、核電、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成為投資目標,傳統能源的清潔化利用成為市場機遇,傳統能源企業向清潔能源轉型與清潔能源企業不斷發力并駕齊驅。華能、華電、中電投、國電等大型國有能源集團加快了向綜合性能源集團轉型的目標,并組建新能源公司,搶灘清潔能源市場;漢能控股布局光伏全產業鏈模式,推動清潔能源生產;中廣核清潔能源供應能源近年來持續提升。毋容置疑,清潔能源已成為資本逐鹿的新目標。
與上述能源企業不同的是,新奧集團旗下的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803)于2014年年底完成更名,以新奧生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奧生態控股”)的嶄新姿態呈現于資本市場。據介紹,轉型后的新奧生態控股涵蓋生物制藥、LNG、煤、煤基化工等清潔能源中上游領域,將以現有產業為基礎,依托技術創新和天然氣市場優勢,為用戶提供天然氣產品和煤基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并基于豐富的化工基地運營管理經驗,創新眾投模式,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成為創建美麗生態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商。
從煤炭及化工轉型為清潔能源、從能源生產轉型為供應與服務、從企業本身的投資拉動轉型為技術驅動,新奧生態控股徹底完成了從生物化工向清潔能源產品與服務商的轉身,以煤炭資源為基礎,利用其在煤基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和化工基地運營管理經驗的優勢,從源頭專注于煤炭的清潔化利用,改變原有傳統煤基化工模式,創新清潔能源,推動循環生產,構建產業新生態。
新奧生態控股董事長王玉鎖認為,在我國能源變革趨勢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將長期存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方向。“未來,煤炭大規模運輸的狀況將不復存在,除煤源地外人們甚至見不到煤炭,煤炭的直接燃燒將被清潔利用替代。”
王玉鎖說,清潔低碳的天然氣替油代煤是大趨勢,需要不斷擴大市場供給。在能源生產和消費秩序變革中,煤炭企業不應該只賣煤,而應通過煤催化氣化、地下氣化、超臨界氣化、加氫氣化等技術創新,變身為煤基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方案的提供商。
201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早已明確,中國將堅持發展非化石能源與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并舉,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2014年APEC期間,中國也宣布新的減排目標:“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由此,傳統的能源利用方式將成為過去,低碳發展時代將為資本市場帶來無限空間。
平臺化運營模式帶來清潔能源市場新機遇 2014年在第11屆APEC能源部長會議期間,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指出,應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能源安全、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應多挑戰的關鍵是加快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大力推進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兩個替代”)。清潔替代是在能源開發上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走低碳綠色發展道路,實現化石能源為主向清潔能源為主轉變。針對世界能源變革的思路與實踐,劉振亞認為,只有樹立全球能源觀,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實現“兩個替代”。
過去兩年,在互聯網顛覆了傳統商業時代,互聯網與能源的關聯被廣泛關注。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本質上都是互聯網深度參與到工業生產、能源領域中,從而將生產力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過去10年是消費者互聯網的10年,上一波互聯網浪潮中,互聯網在流通、消費、零售、信息交互等行業達到高潮。如果說互聯網與商業的結合造就了阿里巴巴,那么以阿里巴巴、淘寶等為代表的商業模式是提供平臺化運營,即通過搭建商業平臺,促進多方交易。
平臺化運營模式與新奧生態控股新的戰略部署不謀而合。新奧生態控股認為:互聯網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沖擊著傳統的產業生態,顛覆著傳統企業的運營模式;企業必須轉變思維方式,依托核心技術和平臺模式,實現創新發展。
新奧生態控股提出的眾投模式是互聯網思維的應用。新奧搭建一個平臺,通過平臺申請項目、提供技術、保證市場,所有感興趣的企業都可以投資于平臺。如果感興趣的是裝備企業,可以從賣產品,變身為賣服務模式。化工產業鏈上的企業都可以通過平臺結合起來,轉變自己的商業模式,分散風險。就像新奧買一塊地,提供技術、保證市場、拿出項目,產業鏈的企業都可以共同參與建設產業生態。
在新奧打造的平臺化模式上,并不存在控股概念。各自投各自的,但是因為新奧會提供技術,參與者要繳技術使用費。平臺的市場推廣、管理服務都由新奧提供,參與者只是投資于產業鏈的一個環節,賺取中間費用。同時,平臺還會配套金融行業,通過租賃公司保證參與企業有合理的退出機制,并給平臺上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2015年1月1日起,被稱為最嚴的《環保法修訂案》(新《環保法》)正式實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業也將面臨新《環保法》帶來的陣痛。對于化工企業而言,如果缺乏上游資源保證,且管理效率不高、環保措施不到位,或面臨搬遷甚至是關停的危險,亟需尋找新的出路。而類似新奧生態控股提出的平臺化運營模式及煤基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或許能夠提供價值參考。
作者: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