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陽光電源心有不甘的另一點,則是外界報道所稱,“按照(華為)自己內部的測算數據,已經高于陽光電源5個百分點,成為中國第一”這句話。
26日晚間,國內最大的光伏逆變器制造商~陽光電源(300274.SZ)突然發布公告,就媒體所稱的該公司2014年度經營數據做出解釋,并公布了自己在去年的訂貨量、發貨量等數字。陽光電源此舉,主要希望向市場傳遞出明確信號,即目前該公司在國內的逆變器龍頭地位不變,沒有受到后來者華為的影響。
不久前,媒體報道稱,華為在逆變器市場的主要競爭者陽光電源,2014年的營收預告是28億元。
而陽光電源今天則表示,該公司未在國內外媒體和渠道披露過2014年的營收數據,其首次披露,自己的營收預計是30.47億元(未經審計)。在2015年1月14日的業績預告中,其披露的是凈利潤2.72億元~3.12億元。
就此,記者詳細查詢了陽光電源所稱的14日這份業績預告,并發現:其稱,2014年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2013年增長了50.25%~72.35%,而盈利也如其所言,在2.72億元~3.12億元之間。該公司還解釋了業績變動的原因,如借助主導產品性價比、質量和品牌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使得該公司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得以快速提高;同時,光伏電站系統集成業務按完工進度確認收入,使整體主營業務的業績大幅提升。
另外記者也看到,在1月14日的這份業績預告中,陽光電源并未提及,營收“30.47億元”這一預測數據,而今晚公告確是首次涉及。
那么,為什么媒體會引述陽光電源28億元的這一數據呢?
原來,還有一家光伏公司叫做陽光能源(00757.HK)。其曾披露,該公司在去年全年期間,生產型業務收入年增32.6%至28.07億元,銷售電力及其他收入按年增長84%至6110萬元,合計收入為28.68億元。
一字之差,陽光電源和陽光能源是不同的企業。前者主要做光伏電站所用的逆變器產品,而陽光能源是一家太陽能單晶硅錠及硅片等產品的制造商,2009年起也開拓了太陽能光電組件和發電系統安裝業務。據網站公開數據,目前陽光能源的單晶硅錠年產能約為1.2G瓦,單晶硅片產能為900兆瓦,而太陽能多晶硅錠及硅片產能為20兆瓦每年。另外,其關聯公司華昌光伏的電池年產能是300兆瓦,此外電池組件年產能是150兆瓦。
之所以外界容易以為,陽光電源去年也有“28億元”的收入,還因一家光伏網站的新聞而起。該光伏專業網站的一個頁面上,列出了標題“陽光電源公布2014年度業績預告”,但里面的內容,分別涵蓋了陽光能源和陽光電源的不同業績。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篇文章中,還使用了“以下是預告原文”這樣的話,來把兩個公司的業績預告連接在了一起。作為讀者,很容易將兩企業的數據混淆在一起。
讓陽光電源心有不甘的另一點,則是外界報道所稱,“按照(華為)自己內部的測算數據,已經高于陽光電源5個百分點,成為中國第一”這句話。
陽光電源在今天晚上的公告中表示,2014年,該公司的光伏逆變器全球訂貨量是5.89G瓦,發貨量是4.23G瓦,其中國內發貨量是3.8G瓦,實現海內外的穩步增長,而據主管部門對國內光伏市場裝機增量的統計,該公司預計2014年度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保持在30%至40%。
而以媒體所稱,2014年,華為的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出貨量是4G瓦,訂貨量是5.5G瓦。“因此,無論是訂貨量還是發貨量,本公司均超過華為。”陽光電源在今天的公告中說道。當然,不能否認的是,華為在光伏逆變器方面的成長速度依然很迅速,值得所有競爭對手警惕。
作者:王佑 來源:一財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