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取代英利成為中國光伏首強,全球化布局是其規避“雙反”的重要手段。

全球著名的旅游勝地泰國,正在成為中國光伏諸侯新的目標。
這是在歐美頻頻“雙反”之下,國內光伏組件大佬們暗渡陳倉的一條路徑。
5月6日,總部設在江蘇常州的老牌光伏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NYSE:TSL,下稱天合光能)宣布,旗下的天合光能科技(泰國)有限公司在泰國泰中羅勇工業園正式奠基開工。
這個總投資達1.6億美元的新車間將引進自動高效生產設備,規劃了700MW光伏電池的年產能,和500MW光伏組件的生產制造能力。預計于2016年初前后投產。
它也將成為創立18年的天合光能征戰東南亞市場的新橋頭堡。泰中羅勇工業園區位于泰國東部海岸、靠近泰國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是中國商務部批準的首批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此前主要吸引汽配、機械、家電等中國企業入駐設廠。
4月底,在上海舉行的2015年中國光伏電站行業20強排行榜發布會上,此前雄霸業界的英利綠色能源(NYSE:YGE)被拉下冠軍寶座,天合光能取而代之。
在全球光伏制造業第一俱樂部成員中,屈居次席的英利已先行一步屯兵泰國,晶科能源(NYSE:JKS)則大膽拓展南非,一直以輕資產運營見長的阿特斯太陽能(NYSE:CSIQ)則穩守美國市場的門口加拿大。
事實上,包括上述新興市場在內,諸多巨頭們多從銷售應用上探路。歐美先后對中國光伏制造業提出的“雙反”,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推動了它們走向海外設廠的步伐。
天合光能組件事業部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昔日一枝獨秀的歐洲傳統市場盡顯疲態,新市場呈遍地開花之勢。“現在考驗的就是企業的開拓能力,只有經得住考驗的企業才能存活。”他說。
在天合光能官網發布的新聞稿中,其首席運營官、兼光伏組件事業部總裁朱治國道出了其出師泰國的意圖。
泰國靠近亞太其他新興市場、地理位置優越,在土地征用和勞力成本方面具有投資優勢,是天合光能落子泰國設新基地的主要原因。
江蘇光伏協會一位專業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泰國建廠一方面有助于擴大天合現有產能,拓展產品線,有效避開歐美雙反的消極影響,同時為該國啟動的光伏應用占得先機。“
朱治國表示,海外制造的模式將有助于天合光能有效利用資源,降低成本,提高其海外競爭力,增加全球市場份額。
此外,泰國本身的光伏市場極具吸引力,自然光照充足,泰國政府給予太陽能行業的長期補貼等有利政策。
除了在泰國,天合光能的全球化布局正在提速。2015年4月17日,天合光能與印度安得拉邦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其進入印度指日可待。
也是在4月,天合光能先后向日本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電站、巴拿馬國有光伏電站、英國Anesco公司、印度ACME公司總共供應超過240兆瓦的組件。
在經歷過歐美“雙反”、行業洗牌、國內電站質量問題等一系列風波之后,在政府推出一系列強有力的刺激政策后,中國的光伏行業正在逐步擺脫虧損的陰霾,開始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時代。
天合光能董事長兼CEO高紀凡表示,自2010年始,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的陣痛期已基本結束,行業供需關系實現正常化,產能優劣加速分化。2015年光伏行業已進入發展新階段。
作者:楊真福 來源:界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