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雙反”壁壘打壓下,中國光伏企業在最近幾年遭遇了產業“寒冬”,一大批企業應聲倒下,其中不乏尚德等曾經的行業巨頭。在這波“寒潮”中,江蘇舜天光伏(下稱舜天光伏)也未能幸免。痛定思痛,經過謹慎的權衡,江蘇舜天國際集團機械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決策層決定暫時關閉光伏組件生產線,公司的主要精
在歐美“雙反”壁壘打壓下,中國光伏企業在最近幾年遭遇了產業“寒冬”,一大批企業應聲倒下,其中不乏尚德等曾經的行業巨頭。在這波“寒潮”中,江蘇舜天光伏(下稱舜天光伏)也未能幸免。痛定思痛,經過謹慎的權衡,江蘇舜天國際集團機械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決策層決定暫時關閉光伏組件生產線,公司的主要精力回歸到進出口貿易主業。
遭遇歐美“雙反”壁壘 國內光伏行業加速“洗牌” 光伏對政策的依賴性較強,特別是在對外出口中,一旦該國家的政策有調整,企業就很被動。數據顯示,自歐盟、美國宣布對華光伏“雙反”以來,僅在2011-2012年間,中國光伏企業的數量就急劇下降,由262家銳減至112家,過半企業早早退出了光伏行業。
“雙反”壁壘下的“寒冬”,對中國光伏產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一個全行業反思和調整的機遇。面對困境,光伏企業除了要實現全球化的采購、生產、研發等運營策略外,也要盡快強化國內市場;同時要更加注重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這兩個方面做得都比較好的光伏制造企業,才有可能度過“寒冬”。
“事實也確實如此,通過近兩年的‘洗牌’,一些科研能力強、創新思維好的企業逐漸在行業中脫穎而出,產業資源也越發集中,光伏產品的價格也在不斷下降。”江蘇舜天國際集團機械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海寧告訴記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原本就屬于中小型光伏企業的舜天光伏在研發、產能上難比大企業,因此在市場競爭中也顯得越發吃力。
記者了解到,作為傳統的外貿型企業,舜天光伏的主要目標市場在歐美,但自從2012年歐盟“雙反”事件發生之后,舜天光伏的海外業務遭遇了很多國內光伏企業都遇到的難題,“原本成本就不具優勢,加上反傾銷稅、反補貼稅,出口做得越多,虧損也就越多。”高海寧介紹說。
曾經的項目都很經典
舜天光伏被迫“轉身”很無奈 “暫時關閉舜天光伏組件業務,我們也經過了艱難的抉擇,每一個舜天光伏人都很不舍,畢竟在過去的五六年中,舜天光伏為很多光伏電站提供了優質的組件產品,并且使業主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收益。”舜天光伏副總經理呂志鵬是伴隨著企業一起成長起來的,在他的心目中,所有的項目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都是眼看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
據呂志鵬介紹,舜天光伏雖然在行業中屬于后起之秀,但憑借母公司舜天機械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在貿易、金融、研發和生產領域近40年的經營優勢,很快便從最初的組件供應商發展成為集組件、支架、逆變器、離網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為一體的多元化產品提供商,并在太陽能光伏應用系統和大型發電系統的設計、安裝、服務方面形成明確的經營定位和獨特的經營優勢。
2009年以來,舜天光伏陸續為在意大利、法國、荷蘭、捷克、德國等國家的項目提供光伏組件,其中在意大利的DHL周轉倉庫光伏電站項目成為了當年意大利明星項目。
“歐盟的準入標準很高,很多時候更是近乎苛刻,但舜天光伏憑借過硬的全面質量管理,還是順利通過了各項審核,得到一些為國外大型項目提供組件的機會,例如德國馬克特洛伊2.8兆瓦項目、意大利DHL中轉倉庫項目等。”對于舜天光伏的產品,呂志鵬一直都感到非常自豪,“我們曾經做過一個以色列的項目,客戶直接用我們的產品和同行業一線廠家的產品對比,整個項目的發電水平明顯高于競爭對手。”
作者:仲永 來源:南京晨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