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杭州康奮威科技有限公司賣了80臺自主研發的自動串焊機給光伏企業,相當于幫助企業節省了1600個工人。這對于勞動力高度密集的光伏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場革命性的變化。
康奮威科技董事長任天挺說,在傳統光伏企業都面臨著轉型之痛的當下,他們的智能產品,正希望為
去年,杭州康奮威科技有限公司賣了80臺自主研發的自動串焊機給光伏企業,相當于幫助企業節省了1600個工人。這對于勞動力高度密集的光伏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場革命性的變化。
康奮威科技董事長任天挺說,在傳統光伏企業都面臨著轉型之痛的當下,他們的智能產品,正希望為解決這樣的“痛點”而生。
我們產品就是為了解決企業“痛點”
這幾年,浙江的制造業都遭遇著轉型升級的“陣痛”。特別是具有傳統優勢的光伏產業,面臨著產業工人嚴重短缺的現狀。
“在浙江的光伏產業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再愿意從事單調重復的車間工作。而對于企業來說,用人成本越來越高,生產效率低下,嚴重擠壓了利潤空間。”杭州康奮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天挺說。
任天挺是一位海歸創業人才,2003年之前,就職于美國新罕什爾州海別得公司,先后任資深電氣工程師、技術經理,從事機械自動化方面的研發;貒,他看到了浙江光伏產業在“機器換人”進度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看到了光伏企業的艱難轉型。
“國內的光伏企業,并不是不想轉型,但他們信息滯后,也缺乏技術和資金,傳統落后生產方式的慣性,讓他們在轉型過程中畏首畏尾!比翁焱φf,很多企業家也深知國外先進的制造設備對于轉型升級的巨大作用,奈何國內沒有廠商可以生產這樣的設備,而從國外引進,高昂價格又難以承受。
制造企業的“痛點”,也觸動了任天挺。他說,其實要制造這些自動化設備,并不是什么難事,只是國內接觸這方面的人才比較少,也不愿去做這樣的事情。他回國創業,是為了尋求挑戰,如果能用自己的所學所長,為企業解決難題,無疑是最好的挑戰。
2011年,已經在針紡行業自動化設備領域積累了六七年經驗的任天挺,決定將公司的主要方向調整為光伏領域。他和他的團隊用了整整兩年時間展開技術攻關。終于,在2013年7月,他們制造出了第一臺全自動串焊機。該產品也填補了國內電池片自動焊接領域的空白。
產品一問世,就以其先進的功能、低廉的價格,遭到光伏企業的搶購。用任天挺的話來說,他們幾乎沒有在銷售上投入多少,就迅速打開了市場。
產品剛剛上市的第一年,康奮威的銷售額只有1000多萬元,而到了2014年,銷售額已經飆升到了7000多萬元,“今年我們的目標是1個億以上,而上半年就完成8000多萬元。”
目前,浙江環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中南光電有限公司、中電電氣(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都成為了康奮威的客戶。
一臺串焊機=20個成熟產業工人
任天挺說,在光伏太陽能組件的生產中,焊接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工序,也是人力成本投入最大的一個環節。如果采用工人手工焊接,一塊一塊組件地焊接,那么完成30MW的產能,需要20個工人整整勞作一年。
不僅如此,由于工人的技能熟練度不一,手工焊接造成了成品的一致性差,破片率高。而康奮威制造的自動串焊機,可以自動將電池片和焊帶焊接成太陽能組件所需要的不同規格的電池串,焊接效率達到了1400片/小時。破片率能夠降到千分之二以下。一臺設備,就抵得上20個熟練工人的產能。
據了解,中電電氣使用了6臺自動串焊機之后,一下子替換掉了130多個工人,年產能達到200MW。而浙江環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使用了5臺該產品后,也替換了100多個工人,年產能達到了160MW,相比他們原來手工焊接的產能50-60MW,足足提升了3倍。
作者:汪琦 來源:每日商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