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生產圣誕樹的香港公司進入大陸光伏發電市場?近兩年頻頻在香港市場融資的江山控股,卻一直保持低調神秘的姿態。這個“闖入者”到底想做什么?憑什么打下光伏發電的”江山”?
光伏沒那么美麗,新手慎入
記者:目前光伏行業整體處于產能過剩的階段,未來的發展趨勢您是怎么看呢,江山控股又會如何應對呢?
A: 任何一行業都會經歷起步期、高潮期和成熟期。2014年上半年江山控股開始進軍光伏領域的時候,一些光伏發電企業日子都比較難過,新裝機量非常少,股價一直在跌。但江山的起步比較好,當時手握二十多億現金開始收購電站。
但下半年市場格局又發生了變化,一些非光伏出身的企業也開始進入光伏行業。但是很快就因為對開發建設中遇到的土地稅過高、限電等因素估計不足,退出了光伏領域,還有一些公司資金存在問題,不得不開始出售先前收購的電站。
江山進入這個行業之前組建了經驗豐富的團隊,對所面臨的困難有充分準備。其實,光伏電站開發不是像大家想的那么簡單,做一個光伏工程涉及審批、開發、建設、并網等多道手續;資金管理上的壓力也很大,比如電站因為可再生能源補貼回收不及時導致收入不足以償還銀行貸款,母公司要向項目補貼資金。很多不是向長線持有電站的企業遇到這些問題覺得還不如直接將電站賣掉,所以我判斷整個行業近期整合分化的趨勢會加快,將會逐步向成熟階段發展。
合理利用財務杠桿才能做強做大
記者: 如果按江山控股2015年12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測算大概需要90-100億的資金,江山控股是如何解決光伏領域普遍面臨的融資難題呢?
A:光伏發電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江山注重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將資金使用效率和發展績效最大化。理想情況下一個光伏項目,預付EPC公司工程總投資20%-30%的資金將項目建完,利用并網后3-4個月的時間去做融資租賃,款項到位后將余款付清。如果按光伏發電9元/瓦的建設成本計算,業主前期的投入大概約2.7元/瓦,完成1GW項目的建設業主只要出資30億左右。
江山控股2014年融資23億港幣,再加上上市公司原有的一些資金,基本上有20億人民幣的資金。2015年上半年做了兩次增發,募集資金17億港幣,發行移民債券募集4億港幣,總計約21億港幣。資金總體趨緊但是基本上能滿足公司發展需要,因為沒有以上所說的完全理想的開發情況,整個公司運作還要有一些現金流的保證。完成今年的目標還是需要繼續融資,公司上半年總體的融資情況比較好,不用像其他公司那么緊張,賬面上還有充足的現金,短時間內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優勢。
記者:光伏電站開發從銀行融資最大的障礙是什么?
A:銀行對于電報主體的資信比較看重,通常是銀行去借款人的電站現場進行考察,借款人再將資產抵押給銀行或將股權質押給它,然后上市公司再做擔保,基本上就可以拿到貸款。而且,公司主體一定要資信評級比較高才能拿到貸款,否則即使項目收益不錯企業評級不高仍有可能拿不到貸款。
作者:ripcity 來源:財新-無所不能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