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1月19日發布公告內稱,國電科環全資子公司國電光伏有限公司面臨經營及財務挑戰,董事會決定關閉國電光伏的若干生產線。
作者:查道坤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原標題:原標題:國電科環關閉光伏生產線 被指退出光伏產業
此前一直發力光伏產業的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科環)11月19日發布公告內稱,國電科環全資子公司國電光伏有限公司面臨經營及財務挑戰,董事會決定關閉國電光伏的若干生產線。同時,國電科環預計將會對國電光伏有關資產作出大幅減值準備,公司2015年度凈利潤較2014年度可能大幅減少。在業內人士看來,國電科環將退出光伏產業。對此,記者致電公司,但未得到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國電科環是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國國電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常規燃煤電廠節能環保服務商。根據公告稱,由于國電科環全資子公司國電光伏有限公司面臨經營及財務挑戰,根據國電光伏目前的經營、財務及市場狀況,國電科環董事會已決定關閉國電光伏的若干生產線。
此外公告還稱,董事會已決定關閉年產能為180兆瓦的晶硅電池生產線、年產能為400兆瓦的組件生產線及年產能為60兆瓦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持續研發高效能太陽能電池及砷化鎵電池,并積極尋求對國電光伏此等業務的投資及相關合作,公司可能會根據此等業務線的進展作出進一步決斷。
因公司預期將會對國電光伏有關的資產作出大幅減值。因此公司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股東應占溢利大有可能會較截至2014年度錄得大幅減少。而目前,國電電力持有國電科環39.19%股權,國電科環2015年度業績變化將對國電電力2015年度投資收益產生影響。
此時宣布關閉光伏生產線,在業內人士看來,國電科環將退出光伏產業。
事實上,在今年5月份開始,國電就開始對光伏產業進行清理。其中,位于內蒙古、浙江等省區的5個裝機容量達210MW的光伏電站,被轉讓給了聯合光伏,同時,在寧夏等西北地區的三個光伏項目也被掛牌出售,裝機規模分別為9MW、19MW和9MW。至于被轉讓的原因,國電稱被轉讓的項目均屬盈利能力不足,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嚴重拖延了國電發展的腳步。
隨著此次公告關閉光伏上游的組件生產線,這也表明了國電退出光伏產業的上下游生產鏈。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國電經過之前的人事變動,團隊人員大量流失,已經沒有足夠的資源來繼續構建和推進光伏產業的發展。同時,由于整個經濟下滑,對國電的主業形成了不利影響。
此外,在大環境緊縮的前提下,國電自身負面消息不斷,品牌效應深受影響。所以,在競爭激烈的光伏產業,國電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優勢,所以全面退出也是必然之舉。不過,在光伏行業專家趙玉文看來,國電退出光伏產業的原因是光伏項目嚴重拖累了國電科環的業績。據記者了解,國電科環進入光伏產業時間較晚,上市時定位為新技術、高端光伏產品,產量在龐大的應用市場中尚未產生影響力。由于起步晚,在市場經驗豐富、且在多年前就已奔赴國際資本市場的民企面前,國電科環在太陽能市場的積累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并無突出優勢。
作者:查道坤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