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去年8月已按有關要求停止了“加工貿易”,進口多晶硅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行報稅。
作者:王佑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隆基股份未卷入海關調查背后:“加工貿易”特殊進口免稅已停
新能源香港上市公司---順風國際(01165.HK)下屬子公司負責人近期失聯。順風國際相關人士也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證實,失聯人士是旗下兩大子公司---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順風光電”)執行總裁、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尚德”)總裁唐駿,正應海關要求協助調查。據業內推測,部分企業高管或因光伏產品的進口事件所牽而被要求協助調查。但直至目前,這類猜測還沒有得到順風國際的證實。
4月13日上午,有媒體稱,“此次海關調查的不只唐駿一人,還包括陜西西安的兩家企業,其中一家為從事單晶硅片生產的A股上市公司”。出于謹慎考量,主營單晶硅片的陜西上市企業---隆基股份(601012.SH)隨即發布澄清公告撇清接受調查一事。該企業稱沒有接到有關協助海關調查的通知,也沒有員工協助調查。
隆基股份的回應再度令人關注到了多晶硅“加工貿易”這一特殊的進口免稅現象。據本報記者了解,隆基股份去年8月已按有關要求停止了“加工貿易”,進口多晶硅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行報稅。
今天中午最新出爐的這份聲明中,隆基股份這樣寫道,“公司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多晶硅料進口業務,如實申報并依法繳納相關稅款,不存在偷稅情況;公司未接受海關調查,也沒有員工被要求協助調查。”
多晶硅是由具有一定尺寸的硅晶粒組成的多晶體,用于制備硅單晶的高純多晶硅,主要是由改良的西門子法將冶金級多晶硅純化而來。隆基股份主要通過采購多晶硅并加工制成單晶硅片等。多晶硅料占硅片成本比重約為45%、而作為國內第一大單晶硅廠商,隆基股份顯然也是原料采購的大戶。財報顯示,隆基股份2013年、2014年的多晶硅料成本分別是1.03億元和1.4億元。隆基股份權威人士也告訴本報,去年公司采購了約1.2萬噸的多晶硅。
作為上市公司,偷漏稅將會受到嚴處,企業從風險管理上沒有理由在進口多晶硅上做手腳。更重要的是,與一些本地賣出硅片的生產商不同,隆基股份近幾年大量出口硅片,可透過“加工貿易手冊”的方式免繳多晶硅關稅。如果說部分企業高管牽涉以往進口多晶硅關稅問題的話,那么隆基股份出事的概率較低。
該企業前述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公司曾透過“加工貿易手冊”來免繳多晶硅的進口關稅。其操作過程是:通過海外采購多晶硅,再制成硅片并對外出口,“一進一出”,其海外采購的這部分多晶硅進口關稅就不用繳納了。
“我們進行加工貿易的時長從2012年起持續至2015年8月。”前述隆基股份人士表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到,從2012年至2015年等4年內,隆基股份的總營收分別是17億元、22.8億元、36.8億元、59.5億元,其中出口“港澳臺及海外”地區的收入分別為4868萬元、14億元、24.78億元和17億元,在大陸地區的銷售收入則為16.5億元、8.7917億元、12億元和42.4億元。“2011年我們出口量很少,隨后因業務擴大,對外銷售硅片的數量持續增加,因此我們也通過了正常的加工貿易方式來操作,免繳多晶硅進口關稅。”
透過加工貿易手冊的方式將多晶硅進口至國內時長的操作非常普遍。有媒體報道稱,2015年上半年,美、韓、德三國的多晶硅進口總量為51595噸,其中美國進口量10903噸、韓國進口量24033噸、德國進口量16660噸,其他地區進口量8493噸,進口均價為每公斤19.15美元。而美國進口到中國的多晶硅超過九成皆透過《加工貿易手冊》,因而采購商未被征收反傾銷稅,德國瓦克也有一定比例的多晶硅借由《加工貿易手冊》入華。
2014年8月,我國商務部發布了“58號文”(《關于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的公告》),并給予多晶硅企業加工貿易一年的延緩期。到2015年9月,加工貿易手冊失效,進口多晶硅將不能再通過這類方式開展業務。隆基股份于去年4、5月份時將這部分業務全數清理,停止了“加工貿易”業務,以一般貿易的方式進口多晶硅。
前述隆基股份人士表示,現在公司進口多晶硅有多個渠道,集中于韓國、馬來西亞及德國等地。其中,韓國各個多晶硅出口廠的關稅稅率不等,馬來西亞屬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內國家,多晶硅進口實行免稅。若從德國進口多晶硅,因涉及“中德光伏價格承諾”機制,也不用繳納進口關稅。由于我國對美國地區的多晶硅“雙反”稅率較高,隆基股份已從去年下半年起極少由美國進口多晶硅了。據規定,國內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征收反補貼稅,最高稅率2.1%,反傾銷稅率則在53.3%—57%之間。
作者:王佑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