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朝日新聞》的報導,夏普將檢討太陽能電池事業與總部管理部門人事,最高可能裁員 2,000 人,相當于國內員工數的一成,而夏普也考慮將總部遷至大阪堺市。不過,對此報導,夏普發出聲明表示,目前尚未決定。
作者:Atkinson
來源:科技新報
原標題:日媒:夏普預計大砍太陽能事業 2,000 名員工,夏普:尚未決定

圖片來源:SHARP 官網
鴻海于上個月正式入主日本夏普(SHARP)之后,首要的工作便是改變夏普的結構。除了發展新技術的需求,可能運用發放股票的方式留住人才之外,對于拖累企業的事業體也將進一步執行“斷尾”裁員的工作。根據《日本朝日新聞》的報導,夏普將檢討太陽能電池事業與總部管理部門人事,最高可能裁員2,000 人,相當于國內員工數的一成,而夏普也考慮將總部遷至大阪堺市。不過,對此報導,夏普發出聲明表示,目前尚未決定。
根據報導中指出,夏普將于 5 月 12 日舉行董事會,檢討 2015 會計年度財報狀況。事實上,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等因素影響,夏普業績表現持續不佳。市場預期,2015 年會計年度財報可能出現逾 3,000 億日元鉅額虧損。對此,為了因應財務狀況不佳與鉅額虧損壓力,夏普預計將大砍兩千名以上的太陽能事業員工,以維持公司的收支平衡。
夏普在事后發出聲明表示,目前公司相關的財務狀況正在估算當中,因此對于報導中指出公司將出現巨額赤字虧損的情況,并非現在事實的現況。而且,對于裁員與總部遷移的說法,目前也傷未進行決定。現階段,夏普正致力于運用各種方式,包括降低各項支出的手段來提高獲利能力。未來,待相關計劃決定后,將會盡快對大眾公布。
事實上,夏普曾經在 2012 年與 2015 年展開精簡人事措施,包括在日本和海外實施裁員、自愿退休等方案以減少人力。據了解,夏普 2012 年因投資液晶業務失敗陷入經營危機,采取員工自愿離職舉措,當時約 3,000 人離開公司。2015 年則是因液晶業務低迷等,經營再度陷入困境,又追加裁減約 3,200 名員工。截至 2016 年 3 月底,包括旗下公司在內的夏普日本國內員工數是 4 年前的 2/3 ,縮減至約 2 萬人。
根據《日本朝日新聞》的報導指出,因為太陽能電池受到需求趨緩,以及中國大陸大量生產,低價搶市的影響下,造成銷售下滑的沖擊,使得位于堺工廠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生產低迷。鴻海入主夏普后,要求從根本調整太陽能電池事業,使得入股合約中的“維持夏普事業一體性”的承諾,太陽能電池事業已被排除在外,因此預估將大幅縮小規模。預計,此波針對太陽能電池事業的裁員將超過先前傳出的千名員工數量,總數可能到達占目前夏普總員工數 1/10 的數字,達到 2,000 名的規模。
作者:Atkinson 來源:科技新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