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最大的光伏逆變器及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陽光電源發布年度新品。面向小型光伏戶用和大型電站市場,陽光電源推出了戶用光伏儲能系統PowCube4.5和箱式儲能系統PowCube550兩款儲能產品,躋身行業領先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陽光三星(合肥)儲能電源有限公司是陽光電源和三星SDI的合資公司,專業從事電力儲能系統
日前,全球最大的光伏逆變器及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陽光電源發布年度新品。面向小型光伏戶用和大型電站市場,陽光電源推出了戶用光伏儲能系統PowCube4.5和箱式儲能系統PowCube550兩款儲能產品,躋身行業領先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陽光三星(合肥)儲能電源有限公司是陽光電源和三星SDI的合資公司,專業從事電力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并致力于綠色高效,積極參與能源互聯與智能電網的建設。針對公司的戰略布局和儲能行業的未來發展等問題,陽光三星總經理吳家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中國能源報:陽光三星為進軍儲能市場都做了哪些工作?新推出的儲能產品與市場上其它產品相比有哪些特色?
吳家貌:陽光電源很早就在布局儲能市場,此前的一些離網光伏發電系統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儲能電源的一種應用。現在的儲能應用對于可再生能源消納和智慧能源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合資公司,陽光三星開發的產品不僅僅針對戶用儲能,同時也面向大型光伏電站。例如箱式儲能系統PowCube550主要是瞄準光伏限發地區,與傳統的電池加儲能逆變器接入方式不同,新型的箱式儲能系統可以直接并接于已有光伏逆變器的直流側,無需新增逆變器和變壓器,而且交流側并網容量不變,不需要重新申報并網手續,這是國內目前任何儲能產品都不具備的創新點。
中國能源報:陽光三星在儲能產品開發上的競爭力體現在什么方面呢?
吳家貌:儲能產品總是以系統集成的方式來滿足客戶的需求。而這其中,除儲能逆變器外,最直接為客戶所關注的,是如何實現電池電力的高品質有效變換和高可靠長壽命運行。這正是陽光三星核心技術與優勢所在。
陽光三星借助陽光電源近20年來在電力變換技術上的研發與應用經驗,從而掌握著全球領先的電力電子技術及產品化研發能力,而在系統散熱與防護方面,我們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我們所研發的產品或系統已經成功應用于5000米高海拔的項目現場、實現了在零下32攝氏度低溫環境下的正常運行,同時也應用在南海三沙永興島的高鹽霧腐蝕的環境。這些都為儲能系統適應各種嚴苛運行環境,確保電池長壽命和高可靠性提供了理論與實踐保障。
我們長期耕耘于中國的新能源領域,深知新能源發展的痛點和電力系統智能化的發展前景。我們的儲能產品,融入了我們對當前現狀的理解和對未來趨勢的把握,能提供便利的系統接入和通訊調度方式,實現與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置的完美結合與阻抗匹配,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同時,也為電網安全保駕護航,同時能夠實現電網AGC、AVC調度控制,實現云端接入與可視化管理。
PowCube550,正是這種系統集成能力的體現。在PowCube550中,我們實現了電池、直流變換裝置、能量管理和光伏逆變器協調控制的統一集成,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該產品,直接接入原有光伏逆變器的直流側,并接受光伏逆變器的通訊調度,在實現光伏能量高效收集及回饋并網的同時,避免了交流電網增容的繁瑣程序和對原有系統的硬件改造,降低了客戶投資,可廣泛應用于終結光伏限發領域。
中國能源報:目前,儲能產品的推廣情況和市場反饋如何?
吳家貌:在世界范圍內,儲能的相關應用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根據去年的統計,全球只安裝了約700兆瓦的儲能應用,其中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儲能的成本偏高。在未來2-3年內,隨著技術的發展、儲能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儲能市場將進入發展的高峰階段。同時陽光三星積極在國內部分限電地區進行相關試驗示范項目的建設,希望通過產品的創新和實際應用,去驗證技術的可靠性,并測算出儲能產品的經濟性。
中國能源報:您如何看待儲能系統在限發地區的推廣應用?您認為儲能在新能源消納過程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吳家貌:在我國很多地區,新能源的消納問題已經十分迫切。短期內通過特高壓進行電力輸送還存在建設周期時間長和投資巨大等一些列問題。由于新能源電力在產生過程中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和不穩定性,所以很多地區為了保證新能源電力的輸出,不得不配套部分火電項目。但如果能夠引入儲能環節,就不必依靠傳統的火電去保證電網的穩定性,相關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現階段儲能在并網技術上已經相對成熟,而且發展迅速。但應用儲能技術的度電成本還維持在0.7元-0.8元的水平,經濟性上還面臨很大挑戰。目前,投資一個光伏電站的內部收益率普遍約為12%,投資者希望儲能系統的投資能夠達到類似的水平,或者至少在8%—10%,而經過成本核算,目前還不能達到這一水平。但在可見的未來,隨著鋰電池成本下降,度電成本達到0.5元左右,屆時儲能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大。
總體而言,中國公布的新能源配額制和《巴黎氣候協定》都預示著包括儲能行業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企業在追逐效益的同時,還需肩負著國家推廣新能源應用的重要使命和社會責任。
作者: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