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銀漿是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材料,而實際上,根據行業分析數據,近幾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整體出現了“產能過剩”。三星為何要到中國跳進“紅海”?
作者:徐豪
來源: 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原標題:三星為何跳進太陽能電池這片紅海?
6月24日,三星(無錫)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三星SDI無錫工廠”)首度對媒體開放。記者在工廠內看到,用于LCD核心材料的偏光板生產線正在緊張地做最后調試,光伏銀漿生產線已經投產。
三星SDI無錫工廠是三星SDI于2015年6月興建的一家韓國獨資公司,主要進行偏光板和光伏漿料生產。據了解,光伏銀漿生產線以月產40噸的規模投產,將來計劃實現月產100噸的規模。
光伏銀漿是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材料,而實際上,根據行業分析數據,近幾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整體出現了“產能過剩”。三星為何要到中國跳進“紅海”?
是產能過剩,還是市場無限? 面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和大氣污染,太陽能光伏正在成為未來新能源的主流形式。太陽能電池主要分為晶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兩大類。晶硅太陽能電池是目前技術較成熟、應用較廣泛的太陽能光伏電池。
據《經濟日報》報道,2014年,全球晶硅電池及組件需求量約35GW,而中國晶硅電池及組件產能達到40GW,超過全球需求量。而三星SDI無錫工廠生產的光伏銀漿,恰恰是用于晶硅太陽能電池的。
“太陽能電池產能近幾年來的確存在產能過剩現象,主要集中在晶硅太陽能電池領域。” 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但要注意的是,面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新能源的市場是無限的,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產能過剩’。”
林伯強表示,目前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過剩,主要是在低端產業,“這個時候過剩不代表前景不好,太陽能還是要大發展的,目前這個過剩主要是影響低端的產業,影響不了高端的,高端產業的需求量還是很大。”
實際上,經過近幾年中國光伏企業的調整,光伏產業目前已經開始形成理性增長。當前,在國家利好政策的帶動下,太陽能電池消費能力逐步提高。同時,太陽能電池出口結構也趨于合理狀態,尤其是亞洲新興市場不斷擴大,海外市場的進一步開拓也使得產能過剩問題得到一定緩解。
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常金龍分析說,隨著發電成本下降、需求持續增長及整體行業投資日趨理性,加上智能電網建設、新興市場不斷開拓的有力帶動,光伏產能將有所擴充,產能利用率也將穩步提升。迫于發電成本下降壓力,未來高效率、低成本新型光伏電池產品需求將持續增長,這也成為各大光伏廠商產能布局的重點。
作者:徐豪 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