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的光伏項目也成為全省第一個整村推進村光伏扶貧項目。其落地并網標志著漢能推進的“光伏扶貧”得到了海南省地方政府的認可。
來源:大河網
原標題:漢能光伏扶貧首進海南,響應國家精準脫貧政策
“政府在我家屋頂上安裝了漢能光伏電站,不僅能給我家增加收入,還有隔熱功能,房間里更涼快了!”東方市江邊鄉老村村民符榮平看著自家屋頂上安裝的光伏電站無比高興。
已經鋪裝完畢的屋頂電站
原來,就在2016年11月25日,安裝在符榮平家屋頂上的一套3kW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正式開始并網發電。這不僅是老符家的一件大喜事,也意味著老村首批安裝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的19戶貧困家庭,陸續“開工發電”,率先享受到“光伏紅利”。
現在,村里包括符榮平在內的19戶貧困戶變得格外關心天氣——如果早上出門抬頭看見了太陽,一天的心情都是美滋滋的。“昨天發電23度多,我收入了22元。”貧困戶符榮平怎么也沒想到,平日里最尋常的太陽光,如今成了脫貧路上的“財富”。
據了解,2016年6月份,海南省東方市工信局與漢能集團海南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按照4萬元一戶的標準,在該局包點幫扶的19戶貧困戶房頂上鋪設太陽能發電組件,并協調南方電網并網送電一事。老村的光伏項目也成為全省第一個整村推進村光伏扶貧項目。其落地并網標志著漢能推進的“光伏扶貧”得到了海南省地方政府的認可。
東方市老村是一個庫區移民村莊,缺地是當地村民貧困的主要因素。但光伏項目讓他們有了增收的新路子。“今年5月,我們在村里調研發現,老村是一個庫區移民村,家家戶戶住的都是斜頂式小樓房,非常適合安裝光伏發電板。”在東方市工信局主任科員趙永祥表示,老村的光伏扶貧模式不占地,很好地體現了“精準扶貧”的要義。
據悉,該項目從商洽到進場施工再到并網,整個過程都得到了東方市委、市政府以及漢能方面的大力支持。項目設計壽命25年,每戶裝機容量為3千瓦,年均發電量約5100度,可穩定地為每個貧困戶年創收約5000元,并可持續收入20年。所發電量采取全額上網的方式接入南方電網,所帶來的長效收益可盡快讓貧困戶摘掉“貧困帽”,幫助貧困家庭盡快脫貧致富。
漢能這種“造血式”扶貧在幫助當地貧困群眾實現脫貧的同時,還可帶來良好的環保效益:每戶裝機容量3千瓦,每年可節省標準煤約2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噸,相當于每個家庭每年可種約278棵樹。此外,還會大量減少二氧化硫、粉塵、灰渣等污染物質的排放。東方市某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這是一項造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民生工程,又是發展清潔能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環保工程。
工作人員正在調整電路
當前,光伏扶貧作為扶貧有效形式已經列入國家相關扶貧辦法。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此前表示,“國務院扶貧辦會同國家能源局于2015年在河北、山西、安徽、青海、甘肅、寧夏等6省區30個縣開展光伏扶貧工程試點,總結出一些可復制、推廣的模式和經驗。” 考慮到“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扶貧工作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
歐青平還指出,光伏扶貧是幫助貧困家庭脫貧的一種有效形式。 “十三五”期間,我國的光伏扶貧工作將以貧困村建立村級電站為主要模式,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
以政策為導向,近年來,漢能通過聚焦光伏扶貧,成立專項扶貧工作組,創新推出新型扶貧模式,以農業扶貧模式、分布式電站扶貧、整村扶貧等模式為主要方式,不斷開拓光伏扶貧市場。先后在湖北、黑龍江、安徽、湖南、山西、陜西、吉林、山東、甘肅等地參與建設實施近40個(縣市級)光伏扶貧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其簽約項目裝機規模超過150兆瓦。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漢能還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對光伏扶貧的號召,積極落實光伏扶貧相關工作,助力相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作者: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