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起烏黑的單晶方棒,完成拋光打磨后,再將單晶方棒放入分揀區,紅色的機器人揮舞著長臂在傳送帶上來回穿梭、緊張工作…… 在位于中衛市工業園區的寧夏協鑫晶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寧夏協鑫”)機加車間內,傳訊部主管古勇告訴記者,在這個密閉的加工中心,全自動化機器人干的是最后一個生產環節的工作——拋光打磨,
夾起烏黑的單晶方棒,完成拋光打磨后,再將單晶方棒放入分揀區,紅色的機器人揮舞著長臂在傳送帶上來回穿梭、緊張工作……
在位于中衛市工業園區的寧夏協鑫晶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寧夏協鑫”)機加車間內,傳訊部主管古勇告訴記者,在這個密閉的加工中心,全自動化機器人干的是最后一個生產環節的工作——拋光打磨,成型后的單晶方棒經工人檢查包裝后就出廠了。
“這種機器人建廠投產時就有,工人只需要在車間外的電腦終端上設置好操作指令,機器人就會完成所有拋光打磨環節的工作,省時省力又安全。”
穿著鞋套行走在寧夏協鑫二樓單晶生產車間廊道上,透過兩側玻璃向里望去,單晶技術工正在電腦前忙碌著,零星的工人和密集的機器形成了鮮明對比。“公司全面引進自動化設備,實現了人機互動及生產物流系統智能化管理,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古勇說。
寧夏協鑫晶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保利協鑫旗下高效單晶生產研發基地,專業致力于高效率單晶硅棒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公司現有員工600余人,中高層管理人員來自江蘇總部,而技術工人多以中衛本地人居多。“我們對工人的專業技術性要求很強,招聘后都要進行培訓上崗,錄用后工人平均月收入4000-5000元,有五險一金,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很好。”
作為中衛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在自治區和中衛市各級黨政機關的關心支持下,寧夏協鑫于2015年6月18日正式動工建設,項目總體規劃產能10GW。目前,總投資近10億元的1GW高效單晶項目已正式投產。
根據發展規劃,寧夏協鑫晶體將于2017年完成第五代連續加料提拉單晶(CCZ)技術引進消化,形成3GW高效N型單晶產能,完成投資超25億元,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實現利稅總額近5億元,將為當地創造勞動就業崗位近2000個。
近年來,中衛市培育形成了“四主一化”產業體系,轉方式調結構取得重大進展,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協鑫晶體1GW高效單晶硅、紫光天化蛋氨酸、華創風機制造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去年,中衛市重點發展高效單晶硅、多晶硅等新能源制造業,著力構建發展集群化、產業耦合化、創新高端化、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工業體系。如今,素有“世界枸杞之都”美譽的中衛,已是世界重要的太陽能單晶硅制造基地,為世界光伏產業源源不斷地供應單晶硅棒。
作者:楊洲 王雪玲 胡俊 來源:寧夏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