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光伏)事業部的業務經理李慧武,剛剛完成了廣州從化大津公司7.8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他手機儲存的航拍視頻中,一排排整齊明亮的金屬材料豎立在企業廠房的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頗為壯觀。通過這些光伏設備,大津公司每月能夠發電80萬度,每年發電量將近1000萬度,除了企業自用,多余的電還可以并網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光伏)事業部的業務經理李慧武,剛剛完成了廣州從化大津公司7.8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他手機儲存的航拍視頻中,一排排整齊明亮的金屬材料豎立在企業廠房的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頗為壯觀。通過這些光伏設備,大津公司每月能夠發電80萬度,每年發電量將近1000萬度,除了企業自用,多余的電還可以并網賣給國家。
“以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收回成本需要20年左右,現在企業大概5年就可以收回安裝的成本。”李慧武說。
近日,東莞市發改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補助標準:工商業類項目為0.1元/千瓦時、居民類項目則為0.3元/千瓦時,二者均將獲得連續補助5年。
一邊是利好政策的推動,一邊是光伏行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迎來新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易事特、五星太陽能、南玻光伏等“倍增”企業為代表的東莞新能源企業,正加緊擴充產能,并通過合作方式共同開拓珠三角等地市場。
1 政策鼓勵迎來市場爆發
位于麻涌鎮的東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內,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景象。作為東莞市“倍增計劃”試點之一,東莞南玻也正在籌劃擴大產能,爭取早日實現規模及效益的“倍增”。
在東莞南玻總經理王聲容看來,支撐企業實現“倍增”目標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光伏應用市場的回暖,其中就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逐漸鋪開。
東莞市發改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截至目前,東莞全市已備案企業分布式光伏項目31個,容量超過25兆瓦;居民分布式光伏項目500余戶,容量超過5兆瓦。2016年,東莞企業光伏備案項目共90.35兆瓦,居民項目共8.24兆瓦,全年實現建成并網43.43兆瓦,備案、并網數量和容量同比增長均超過100%。
“分布式光伏即將迎來井噴式發展階段。”東莞市發改局副局長肖必良說。
從國家能源局最近公布的一季度光伏發電信息看,全國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同比下降23%,而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卻增長了151%。同時,地方鼓勵政策也爭相出臺。
今年2月,東莞市出臺補貼政策,對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型建筑和構筑物業主,按裝機容量18萬元/兆瓦進行裝機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44萬元。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補助標準為工商業類項目0.1元/千瓦時、居民類項目則為0.3元/千瓦時。在李慧武看來,東莞提出的這一資金補助力度在全國來看稱得上是“大手筆”。
此前出臺的“十三五”電力規劃中,2020年分布式光伏的目標是60吉瓦以上,而到2015年底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只有6吉瓦,要實現60吉瓦的目標,未來平均每年要實現11吉瓦以上。與之對應的東莞目標是,在“十三五”期間全市分布式光伏發電要每年新增裝機容量60兆瓦,并力爭實現100兆瓦。
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多年來,分布式光伏特別是用戶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用戶認知欠缺,行業準則也未能完善。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廣良說,過去二十多年,五星一直在光伏領域潛心鉆研,積累技術,但苦于沒有較好的市場環境,潛能一直沒有得到充分釋放。
政策的支持帶來的新機遇,讓胡廣良看到了分布式光伏建設的春天。“去年東莞市并網發電的光伏電站共40兆瓦,五星的建造量就超過了總量的50%。”他說,“今年我們制定了在全國建造100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目標。實現了這一目標,今年的倍增計劃就能超額完成。”
作者: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