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即將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太陽能熱發電目標擬定為2015年裝機達100萬千瓦,到2020年裝機達300萬千瓦。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上如中海陽等已經涉足光熱發電領域的公司將迎來利好。
報道稱,未來5年將在全國光照條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積廣、具備水
據報道,在即將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太陽能熱發電目標擬定為2015年裝機達100萬千瓦,到2020年裝機達300萬千瓦。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上如中海陽等已經涉足光熱發電領域的公司將迎來利好。
報道稱,未來5年將在全國光照條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積廣、具備水資源條件的地區開展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示范,“十二五”將通過這些試點地區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到2020年開始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
恰在此時,甘肅金塔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正式獲得國家能源局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復函。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完整的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重點推進拋物面反射鏡、真空集熱管等關鍵設備和部件的國產化。項目的獲批也為光熱發電的發展帶來一個積極的信號。
過去,國內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和企業的有效商業實踐,市場幾乎空白。但業內專家指出,光熱發電與常規化石能源在熱力發電上原理相同,電能質量優良,可直接無障礙并網。同時,可儲能、可調峰,實現連續發電。更為重要的是,光熱發電在熱發電環節與火電相同,光熱發電更適合建大型電站項目,可通過規模效應實現成本迅速下降。
業內人士分析,光熱發電市場的規模化啟動將以設備市場擴容為首要表現。據了解,中海陽在成都西航港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太陽能聚光熱發電反射鏡項目,總投資為20億元,一期工程竣工投產后,預計產能可以滿足800MWe太陽能光熱電站對鏡場的建設需求。
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技術的進步,光熱發電的市場潛力在“十二五”期間或超預期。
作者: 來源: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