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對光伏技術和產品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產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方能推動光伏進一步降本增效,市場亦自主傾向于效率與成本協同的高效產品。
《能源》記者了解到,多晶龍頭保利協鑫正在大力推廣鑄錠單晶技術,與直拉單晶形成并驅爭先之勢。
鑄錠單晶又稱類單晶,是指采用多晶鑄錠爐,在常規多晶鑄錠工藝的基礎上加入單晶籽晶,定向凝固后形成方型硅錠,并通過開方、切片等環節,最終制成單晶的硅片。
由于鑄錠單晶本質上沿用多晶的制造工藝路線,在成本上相對具有優勢。據保利協鑫首席技術官萬躍鵬介紹,鑄錠單晶硅片可以通過穩定生產工藝、籽晶的低成本化技術等進一步降低成本。
基于鑄錠單晶技術路線,保利協鑫研發出“鑫單晶”產品,于2011年推出鑄錠單晶產品“鑫單晶G1”。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2017年保利協鑫推出第三代成熟鑄錠單晶產品“鑫單晶G3”,并于2018年起開始規模化應用。
“鑫單晶”產品號稱有著“單晶的效率,多晶的成本”,萬躍鵬在“鑄錠單晶產品的量產化應用分論壇”上表示,“目前鑫單晶的發電性能已非常接近于直拉單晶,成本則會低很多,可以讓采購組件的電站有更低的度電成本。對電池和組件廠來說,使用鑫單晶意味著有更好的搶單能力和更好的收益。”
據了解,“鑫單晶G3”在客戶端的電池的量產效率可達22.18%,與單晶電池的效率差值在0.3%以內,組件效率差距在5W以內,同時光衰僅為直拉單晶的50%,量產效率與直拉單晶差在0.3%以內,能夠低成本實現166mm方片生產,有著低成本、低能耗、高性價比、靈活尺寸等優勢。
由于鑫單晶的成本優勢,綜合考慮衰減等因素后,和直拉單晶同瓦輸出的鑄錠單晶組件,有每瓦1美分的利潤空間。目前,保利協鑫的下游客戶協鑫集成、阿特斯、日托等已經投入鑫單晶百萬片級量產。
日前,阿特斯通過使用鑫單晶硅片,太陽能電池片效率達到22.28%,創造了大面積多晶電池新的世界紀錄。
根據保利協鑫的計劃,2019年“鑫單晶”的產能將達到8-10GW。
“如果能夠按照計劃的產能,在年底鑫單晶的成本優勢會顯現出來,將會帶來15-20%的利潤增長。”江蘇協鑫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游達在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今年海內外光伏市場情況,這些產能將大部分被海外市場消化。
在一年一度的SNEC全球光伏展會上,保利協鑫完成了“鑫單晶”6GW的簽約訂單,包含明年的部分訂單。
據了解,明年保利協鑫能源旗下的1400臺鑄錠爐將全部改造完畢,以保證鑫單晶硅片的供應,同時對多晶產線進行技術升級。
“保利協鑫技術的升級改造目前根據市場需求以及公司成本的情況正在穩步推進,鑫單晶方面下一步會繼續降低成本,成本可能在年底之后會有個大幅度的下降。”游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