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通威股份2021年半年報出爐,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65.62億元,同比增長41.75%;歸母凈利潤29.66億元,同比增長193.5%,數額接近公司去年全年凈利潤36.08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9.95億元,已超過去年同期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4.09億元。具體來看,通威股份的主營業務分為水產養殖及光伏新
8月17日,通威股份2021年半年報出爐,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65.62億元,同比增長41.75%;歸母凈利潤29.66億元,同比增長193.5%,數額接近公司去年全年凈利潤36.08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9.95億元,已超過去年同期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4.09億元。
具體來看,通威股份的主營業務分為水產養殖及光伏新能源兩大板塊。當期通威股份飼料及產業鏈業務實現營收98.95億元,同比增長16.59 %,飼料銷量216.56萬噸,同比下降7.17%。
在光伏新能源業務層面,通威股份涉及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及漁光一體電站開發環節,截至報告期末,已形成高純晶硅年產能8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 35GW。
今年以來,受下游企業加速擴張等多重因素影響,硅料價格從84元/kg一路飆漲至接近220元/kg。近期,硅料價格經過連續5次小幅下調后,市場主流產品依然維持了20萬元/噸的高價。受益于光伏硅料價格持續維持高位,多晶硅業務成為當期公司利潤重要增長點。
財報顯示,上半年,受產業鏈供需不平衡影響,高純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價格持續上漲,疊加公司規模、質量、成本優勢,公司高純晶硅業務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滿產滿銷,產能利用率126.50%,實現產量5.06萬噸,平均生產成本3.65萬元/噸(樂山一期及包頭一期項目平均生產成本 3.37 萬元/噸),產品平均毛利率為69.39%。
太陽能電池業務層面,報告期內公司電池及組件銷量14.93GW,同比增長92.68%,單晶電池毛利率11.65%。
另據半年報披露,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建成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 46 座,累計裝機并網規模超過2.4GW,上半年實現發電量15.24億度。
業績大增之際,通威股份正加速布局產業鏈垂直一體化。
6月30日,通威股份公告宣布擬投資140億元在樂山市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一期投資預計70億元,計劃2022年12月底前投產;二期項目根據市場及光伏產業發展情況擇機啟動。
半年報顯示,預計2022年底公司高純晶硅產能規模將達33萬噸,新項目將進一步優化工藝,提升品質,降低成本,可實現高比例N型料供應,滿足未來光伏行業提質增效對高品質硅料的需求。
電池片環節,通威股份規劃分兩期建成與天合光能合作的15GW電池項目,其中一期7.5GW將于今年內建成,二期7.5GW將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預計2022年公司電池產能總規模超過55GW,其中210大尺寸電池產能規模將超過35GW。
在新技術方面,通威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新增建設1GW異質結中試線,目前相關設備已調試完畢,產線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力爭下半年建成1GW TOPCon中試線。
另外,在硅片領域,2020年11月,通威股份與天合光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共同建設年產15GW拉棒項目和15GW切片項目,拉棒項目預計2021年內投產2GW,2022年上半年投產13GW,切片項目預計2021年投產7.5GW,2022年上半年投產7.5GW。
值得注意的是,高速擴張之下,通威股份或存一定的短期償債壓力。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56.68%,較初期50.91%上升5.77個百分點;流動負債達336.53億元,已超過當期流動資產321.9億元;公司賬面上貨幣資金為47.18億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為55.16億元。
截至8月17日收盤,通威股份股價報收47.97元/股,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06%,市值為2159.39億元。
作者: 來源:財經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