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裝建設在互動易平臺上回答投資者關于該公司有否通過旗下的科技園物業集團帶動屋頂光伏業務發展的問題時,明確表示,“科技園物業在管園區有大量的優質屋頂資源,也累積了較多優質的客戶群體。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一部分項目也是通過物業抓手去推動的”。這并不是中裝建設第一次在互動易平臺上透露其進軍光伏新能源領域的想法,“新能源是
12月8日,中裝建設在互動易平臺上回答投資者關于該公司有否通過旗下的科技園物業集團帶動屋頂光伏業務發展的問題時,明確表示,“科技園物業在管園區有大量的優質屋頂資源,也累積了較多優質的客戶群體。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一部分項目也是通過物業抓手去推動的”。
這并不是中裝建設第一次在互動易平臺上透露其進軍光伏新能源領域的想法,“新能源是公司未來發展重要方向之一”近期已經成為了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在互動易平臺上的“口頭禪”。
實際上,進入12月份之后,中裝建設在新能源領域的動作確實不少。比如12月2日,中裝建設發布了與中山瑞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共同拓展光伏幕墻及國內屋面光伏發電項目”;12月7日,又發布了關于與深圳潤高智慧產業有限公司及華潤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劍指屋頂光伏、產業園區光伏等項目。
中裝建設對于光伏新能源領域是否真的志在必得呢?
一個框架協議
中裝建設是一家以建筑裝飾主業為依托,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的上下游進行產業鏈延展創新,融合幕墻、智能、機電、園林、新能源、物業管理、IDC等業務為一體的城鄉建設綜合服務提供商,并屢稱“一直致力于綠色環保建筑的研究和新能源的應用開發”。
根據12月7日公告的協議,中裝建設與潤高智慧、華潤智慧三方將發揮各自優勢,資源互補,在整縣光伏、老舊小區改造等綜合性項目中積極作為。具體的操作,是由潤高智慧提供項目資源,中裝建設和華潤智慧選擇具備較高可行性的項目,共同推進;初期三方以煙臺市福山區小區分布式光伏改造項目為試點,初步探索三方在老舊城區改造項目中的合作模式,為后續產業引入項目奠定合作基礎。
在公告中,中裝建設認為該協議“有利于公司拓展新能源業務、積累新能源綜合項目合作管理經驗,為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作出貢獻”。那么,在整個項目合作中,中裝建設將提供哪些技術支撐?主要是光伏新能源方面的嗎?還有,三個合作方均是深圳公司,為何不在深圳周邊卻跑到遠在煙臺的小區進行項目試點?
對此,該公司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董秘辦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由于三家公司均是全國性的公司,且這種分布式光伏改造項目也對小區有一定的要求,綜合各方面情況所以最終選擇了煙臺市那邊。
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作為一家裝修公司,在整個合作過程中我們主要提供工程領域方面的技術支撐;至于光伏方面的技術,由于此前我們也做過相關類似的一些項目,儲備了一些相關人才,所以也會提供一些”。
那么,這個協議的簽訂,又會給該公司帶來多大的收益呢?既然光伏新能源作為中裝建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那么有沒有一個具體的發展規劃?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簽訂的只不過是一個框架性的戰略合作協議,還沒有落實到具體的項目和金額:“需要強調的是,并不是說我們簽訂了這個戰略協議,就一下子拿到了很大的一個訂單,這是不存在的。我們三方之所以走到一起,是因為都覺得各自有各自的優勢,有合作的基礎,可以綜合利用各自的優勢來尋找項目,一起發展。至于以后做什么項目,如何分工去做,現在都沒定,要取決于以后合作項目的簽訂。到目前為止,大家還沒有具體的項目落地。就算公告中提及的煙臺市的試點項目,其實我們也沒有簽訂具體金額的訂單,僅僅是一個框架性的協議而已”。
她進一步表示,光伏新能源作為公司努力的方向所在,未來其在主營收入的占比中肯定是越來越大的,但具體能夠達到哪個程度,這還要取決于未來國家政策的走向以及市場的發展情況。
“光伏的占比變大是必然的趨勢,畢竟在堅持裝修這個主打業務不能丟的大環境下,我們也想探索一些新的利潤增長點,只有這樣才能做大做強。而目前來說,光伏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所在”。該名工作人員表示。
“進軍”光伏已十年
該工作人員的上述回答,跟互動易平臺上刷屏的“新能源是公司未來發展重要方向之一”如出一轍。但記者翻閱資料發現,中裝建設高喊進軍新能源的口號并非始于今朝,早在十年前的2011年,該公司就已經開展光伏新能源業務。
在2021年中報中,該公司更是宣稱自己“于2011年起就開展光伏新能源業務,并于2017年成立子公司深圳市中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與經營,不斷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發電業務、風力發電業務的開展”。
從2011年到現在,十年間該公司先后設立了中裝新能源、中陽能源、中裝希奧特(已注銷)、中裝光伏(已注銷)、運城風力、聞喜風力發電、河南許鑫風電、許昌許瑞風力等一大批與新能源相關的旗下公司。但截至目前,還完全看不到光伏新能源業務給該公司帶來的收益。在中裝建設2021年中報的主營收入中,建筑裝飾業的主營占比為93.12%,物業管理及服務的主營占比為6.88%,看不到光伏新能源業務的存在感。
十年并不短,為何中裝建設在此上下折騰了那么多動作卻最終未能結出碩果?是光伏項目存在技術壁壘?抑或公司僅僅是為了蹭熱點、喊口號?這無疑是市場最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在9月份以德邦證券、華泰證券等眾多機構對中裝建設的兩輪調研中,亦曾就光伏項目的技術壁壘以及中裝新能源的發展提出疑問。
對此,中裝建設表示,“光伏項目建設質量有國家標準指引,但單個項目建設條件不一,需要有資質的建設單位根據技術經驗制定單獨建設方案,獲得論證批復后方能開展建設工作。目前公司擁有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叁級資質!
既然不存在技術壁壘,那么這十年,公司都是如何開展新能源業務?尤其是在2017年成立了號稱專注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與經營的中裝新能源,目前它的業務發展如何?
對此,中裝建設的回答則頗為“太極”:“公司于2011年成立了光伏子公司開展業務,并于2017年成立了子公司中裝新能源,業務范圍涉及光伏、風電類。過去十年公司陸續完成若干光伏新能源項目。就今年而言,公司已披露的新能源項目有河南許昌50MW風電項目,合同金額為4.16億元。新能源工程類業務本是公司的基本業務,目前國家又相繼出臺政策加快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公司未來會繼續做大做強新能源業務,以工程服務作為主要著眼點,同時公司也聚焦項目開發投資運維的方向,在各個環節積極參與到行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當中。”
公開信息顯示,中裝建設雖然主營建筑裝飾,但卻相當喜歡追逐市場熱點:在區塊鏈火爆時,相繼設立了中裝智鏈科技、中裝智鏈本聰來迎接市場風口;在保險股受追捧時,則擬認購昆侖健康保險股權從而蹭上了參股保險概念;旗下的中裝云科技,使其賦予了云計算題材;控股的中裝納米材料則傍上了納米熱點……
但這么多年下來,建筑裝飾依然是其鐵打的主營業務,而所蹭的熱點則如鏡花水月般從不曾在其財務報表中擔當重任。那么,喊了十年口號后,此次中裝建設是真的如董秘辦的工作人員所稱要在光伏領域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抑或只是蹭“碳達峰、碳中和”的熱門賽道呢?
原標題:中裝建設的十年光伏路:真正進軍新能源,還是意在蹭熱點?
作者:鄒永勤 來源:經濟觀察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