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晚8點30分,由清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廈門晚報社、廈門大學團委聯合主辦的“地球一小時”音樂公益晚會在廈大學生活動中心拉開帷幕。在一個小時的黑暗時光中,300多名廈大學生和廈門市民齊聚一堂,關閉開關,打開心門,與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400個城市的人們一起見
2012年3月31日晚8點30分,由清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廈門晚報社、廈門大學團委聯合主辦的“地球一小時”音樂公益晚會在廈大學生活動中心拉開帷幕。在一個小時的黑暗時光中,300多名廈大學生和廈門市民齊聚一堂,關閉開關,打開心門,與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400個城市的人們一起見證這場環保盛事。
據悉,廈門環保局、廈大團委的領導以及廈大能源研究院的專家出席了這次環保公益活動。廈門觀鳥會、綠野協會、紅樹林保育聯盟等多家環保團體也到場,帶領觀眾們了解更多的環保知識。廈門日報、廈門晚報、廈門商報和交通廣播紛紛派出記者捕捉現場動人的畫面。
晚會延續去年的傳統,現場和所有節目都不插電,沒有使用音響和麥克風,連蠟燭都盡量少用,主要照明源是120個手搖發電的手電筒,讓參與者在燭光搖曳的氛圍中靜心體驗,親身參與環保低碳行動,F場還設有“模擬熄燈”和“環保背景板”。
在晚會入場處,一面繪制著城市高層建筑的展板上,“窗戶”被貼上黃色便簽紙,象征亮著燈光的窗戶,觀眾在簽到時撕下一張便簽紙,寓意熄滅一盞燈。進入晚會現場,一面由一百多個環保袋拼成的環保背景板上“長”著一株手繪的“綠樹”。晚會結束時,背景板上的環保袋被撕下來作為小禮物送給觀眾,墻上一株枯樹呈現,而入場時觀眾撕下的便簽紙被貼到“樹干”上,變成一片片的“葉子”。
“地球一小時”音樂公益晚會的主辦單位之一清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能源跨國高新技術企業,連續兩年攜手廈門晚報,引領廈門地球一小時低碳環保行動。去年,清源科技與廈門晚報首次合作舉辦燭光音樂公益晚會。今年,除了主辦公益音樂晚會來倡導更多的人參與低碳環保,清源科技還發動廈門總部全體員工和澳大利亞、德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分支機構的員工,集體簽名承諾加入熄燈一小時環保行動,并與知名環保社團廈門大學綠野協會合作,在廈大校園開展“熄燈一小時”簽名活動,倡導節能、低碳的理念。
清源科技每年都將營收的一部分用以支持環保公益事業。在2011年,清源科技還參與了澳洲一個可再生能源公益項目,向多個斐濟學校捐贈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解決了他們的電力供應問題。
在公益晚會上,清源科技的副總王小明接受了廈門晚報的采訪。王小明副總提到:“‘地球一小時’這個活動并不是形式大于內容,通過關燈這個舉手之勞的行動來愛護地球。這一活動的主題與我們企業的環保宗旨是不謀而合的。我們一直在向公眾推廣低碳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希望發動更多的人用實際行動創造美好的地球,這也是我們連續兩年堅持與廈門晚報合作舉辦公益活動的初衷。”
作者: 來源: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