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TCL&GCL呼和浩特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暨10萬噸顆粒硅項目(下稱“呼和浩特項目”)開工儀式在呼和浩特市舉行。據悉,該項目是協鑫與TCL合作的首個顆粒硅項目,也是協鑫科技在內蒙古自治區落地的第二個顆粒硅基地,標志著協鑫科技目前規劃的60萬噸顆粒硅總產能已全部進入生產或建設狀態。
“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各國共識,這
8月25日,TCL&GCL呼和浩特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暨10萬噸顆粒硅項目(下稱“呼和浩特項目”)開工儀式在呼和浩特市舉行。據悉,該項目是協鑫與TCL合作的首個顆粒硅項目,也是協鑫科技在內蒙古自治區落地的第二個顆粒硅基地,標志著協鑫科技目前規劃的60萬噸顆粒硅總產能已全部進入生產或建設狀態。
“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各國共識,這為光伏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談及此次合作,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TCL中環已成為全球光伏的領軍者之一,布局了光伏單晶硅、硅片、疊瓦組件等領域。為進一步推動全產業鏈發展,TCL中環在上游與協鑫合作顆粒硅項目是降低綜合能耗、協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下游通過半導體多晶硅原料進一步延鏈強鏈,是強化供應穩定的必要路徑。公開資料顯示,相較于公司改良西門子法生產的棒狀硅,硅烷流化床法(FBR)顆粒硅質量更優、成本更低,且便于下游使用,特別是顆粒硅創下全球最低多晶硅料碳足跡紀錄,每生產1千克顆粒硅的碳足跡僅為3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
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對雙方看好的顆粒硅開展深度戰略合作充滿信心。他表示,TCL與GCL本次重磅出手,推動能源新技術與現代信息、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帶動能源科技、材料、裝備、應用上中下游全方位變革。
記者獲悉,此次雙方合作的電子級多晶硅和顆粒硅項目的對面廠房,即為TCL中環五期25GW單晶硅項目。10萬噸顆粒硅項目投產后,主要將直接供給TCL中環。該公司為TCL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TCL中環總經理沈浩平在開工儀式上指出,TCL中環可實現100%使用顆粒硅生產光伏單晶。作為協鑫科技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經歷了長期應用與實證后,TCL中環對協鑫顆粒硅給予充分認可和極高評價。沈浩平表示,TCL中環在多晶硅原料上,堅定看好能耗低、工藝技術成熟的顆粒硅路線,該10萬噸顆粒硅項目預計2023年8月投產,2024年3月投產;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將于2023年三季度投產,2024年三季度達產。
據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正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光伏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增長期。此前,國家能源局發布《2022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2022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總裝機量30.88吉瓦,同比增長137.4%,這一數據已超過去年前10個月裝機之和。
作者:楊燁 來源:中證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