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GMT+7)10月5日上午,2022年中國-東盟清潔能源能力建設計劃——“光伏+的發展利用”(Solar PV+ Utilisation)二期活動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東盟能源中心(ACE)主辦,來自東盟能源主管部門、學術界以及各國新能源企業代表共聚一堂,解讀東盟地區太陽能政策框架、綜合規劃思路、產業管理手段
當地時間(GMT+7)10月5日上午,2022年中國-東盟清潔能源能力建設計劃——“光伏+的發展利用”(Solar PV+ Utilisation)二期活動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東盟能源中心(ACE)主辦,來自東盟能源主管部門、學術界以及各國新能源企業代表共聚一堂,解讀東盟地區太陽能政策框架、綜合規劃思路、產業管理手段;分享太陽能企業在光伏+領域的開發運維、并網管理、投資效益、風險控制經驗,以及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環境與社會效益。
本次活動中,正泰新能源孟加拉公司負責人干鵬受邀分享正泰“光伏+”應用的成功經驗與案例。正泰新能源,作為中國較早從事光伏發電業務的企業之一,具有在全球多個國家投資開發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經驗。
干鵬以正泰在中國浙江建設的江山200MW農林光互補項目為案例,介紹了正泰如何在6300畝荒山上,把“林農光互補”從暢想“播種”成現實。作為國內規模較大的林農光互補地面電站,該光伏電站開創了光伏發電和中草藥種植相結合的新型開發模式,實現了“板上發電,板下農業”的農光互補效應。
近年來,正泰新能源全力推動“錦繡光伏”發展,先后實施了農光互補、牧光互補、沙光互補、漁光互補、海上光伏等多種創新“光伏+”模式。在國內建設了溫州泰瀚550MW海上灘涂漁光互補電站、樂清150MW農光互補電站、庫布齊310MW沙光互補電站等一系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的成功案例,充分證明了因地制宜的“光伏+”模式是推廣太陽能利用的關鍵所在。正泰新能源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通過綠色能源“走出去”助力沿線各國應對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在泰國、越南、菲律賓、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建成上百座海外光伏電站。隨著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和技術迭代創新,未來“光伏+”應用也將更智能、更經濟、更能滿足不同國家的用電需求。
此外,活動中來自Komodo Water公司的Shana Fatina女士分享了在印度尼西亞利用光伏進行海水淡化方面的成功經驗;來自Ocean Sun公司的Are Gloersen先生分享了水面漂浮式光伏與水產養殖深度融合的實踐;來自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公司的胡高峰先生分享了在光伏+畜牧養殖方面的經驗。
中國—東盟清潔能源能力建設計劃,由中國與東盟能源中心共同實施,旨在推動區域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分享清潔能源發展政策規劃和技術應用等經驗,推進相關領域的核心人才交流建設。能力建設計劃以“十年百位政策技術骨干”為目標,針對抽水蓄能、風電、太陽能、核電、傳統水電五大專題領域,計劃10年為東盟國家培養百位政策技術骨干。
在世界經濟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沖擊的背景下,太陽能項目已成為東盟綠色經濟復蘇和能源轉型的有效途徑。2019-2020年間,太陽能項目貢獻了東盟近50%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然而,這一顯著進步并沒有很好地轉化為電力供應。AIMSIII預測,到2025年需要83GW的額外太陽能電力產能才能真正實現東盟提出的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達到23%的區域目標。在此背景下,東盟能源中心(ACE)開展以“光伏+應用”為主題的清潔能源能力建設交流項目,邀請政策制定者、光伏行業和學術界等領域嘉賓參與。交流項目分為三期,每期都將邀請有實力的優質企業參與,并分享可復制和推廣的“光伏+”應用案例。該項目由東盟-中國合作基金(ACCF)支持。
作者: 來源:正泰新能源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