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格里沙漠邊緣,黃沙漫天、無際沙海之上,由千萬塊光伏板組成的“馬踏飛燕”圖和TBEA的英文字樣蔚為壯觀。這里是由特變電工新能源公司投資建設的武威武晟1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于7月11日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后,能在25年內提供約63億千瓦時的綠色電力,相當于節約煤炭215.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1.2萬噸,為“光伏+沙戈荒治理”提供了一個可復制推廣的典型案例。
該項目位于武威市涼州區九墩鎮騰格里沙漠邊緣,海拔高度約為1510m,多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1702.9kWh/m2,年等效利用小時數為1,676.49h。終年盛行西南風,風勢強烈,太陽能資源豐富,是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理想場所。項目光伏區全部使用特變電工新能源公司TS228KTL-HV逆變器,結構上采用智能分區熱交換散熱設計,保證設備在環境溫度30℃、40℃、50℃可以分別穩定輸出功率250kW、228kW、208kW,具有優異的降額輸出能力,能夠適應各類不同高溫場景,可保障電站在高溫環境下的發電量,顯著提升電站的發電收益,實現LCOE更優。同時逆變器采用IP66的高防護等級,防風、防塵、防沙,使逆變器在沙漠干燥高溫的環境下也可以實現安全穩定運行。
該項目全部投入使用后,將以保障綠洲生態安全為目標,以增加綠量、破解沙化地區人、地、生態間的矛盾,構建“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的生態治理體系。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進沙退、綠進沙退、治理風沙為主線,特變電工新能源助力武威市培育壯大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著力打造風電、光伏發電產業集群創新高地。
為推進項目建設,特變電工人在艱苦干旱的荒漠環境里,克服種種困難,那一股股大黃風刮得漫無天際,吹的人耳道,鼻孔全是風沙,卻依然砥礪奮進從場平到螺旋樁施工、固定支撐架、組件、逆變器、箱變安裝,一步步都在向前推進。在設計施工時,以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銅奔馬為參照,通過內部道路規劃和組件色差結合,使光伏組件列陣整體形象呈現出“馬踏飛燕”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韻,將武威作為“天馬故鄉”和歷史文化名城的精神內涵與新能源產業相結合,擦出產業發展的“新火花”。
一匹光伏“天馬”在廣袤的騰格里沙漠中馳騁,為武威市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匯聚起奔騰不息的動力,也為當地防風固沙,綠色生態帶來新的效益。
作者: 來源:特變電工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