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中和藍圖之下,光伏已成為能源變革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但高定位、大市場同時也引發了激烈的市場競爭。2023上半年,全球光伏巨頭晶澳科技延續保持多年的高增長態勢,創下上市以來最牛中期財報,攬入48.13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82.85%,堪比去年全年盈利規模。同時,晶澳還發布了業績目標極高的股權激勵計劃方案,彰顯出公司對未來長期發展的信心。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晶澳科技不僅于當下取得顯著經營成績,還對日后抱有超級增長的信心,公司究竟底氣何在?參考答案,或許就隱藏在晶澳的全球市場一線當中。
作為曾經全球光伏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投資光伏電站在日本一度熱潮洶涌。2012年,為彌補福島核電站事故后的巨大電力缺口,日本政府還推出全球最高可再生能源補貼,引得世界諸多光伏企業赴日掘金。
但如同所有采用FIT(固定電價收購)制度的國家一樣,近十年日本也在持續降低補貼電價,并逐步切換至PPA(長期購電協議)制度。截至2022年底,日本FIT制度已基本結束,市場全面進入PPA,該國固有的光伏開發模式及客群由此產生極大變化。
新形勢下,日本光伏市場已然開始洗牌,對于所有赴日光伏企業,尤其是組件廠商而言,皆要再次作答市場發出的新考卷。在此之中,全球光伏巨頭晶澳科技依然延續了一貫的高光表現,2023上半年,晶澳在日本市場的占有率達到了14.2%,出貨仍保持領先地位。
對于赴日光伏企業,身處日本光伏變局,“晶澳樣本”無疑非常值得參考。
取得信任:扎根日本光伏市場的前提
作為全球最早開發光伏資源的國家之一,日本在2000年累計裝機容量曾位列全球第一。此后即便歐洲光伏產業爆發,日本也牢牢占據著全球光伏裝機前三的位置。
2012年,為進一步刺激可再生能源發展,日本政府引入FIT制度,并于當年推出全球最高補貼措施:大于10kW光伏系統上網電價為40日元/度,補貼20年;不足10kW的光伏系統上網電價為42日元/度,補貼10年。
如此高額的補貼,直接促使日本光伏市場翻倍增長——2012年,日本新增光伏裝機為2.5GW,而這一數字到2015年變為了10.5GW。
這一時期可謂國際光伏企業赴日掘金的“黃金期”,晶澳科技便于2012年建立了日本分公司。但彼時,赴日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在光伏領域,京瓷、松下、夏普等歷史悠久的日本光伏廠商風頭正勁,部分品牌還經常出現在全球組件出貨TOP10榜單中,因此當地客戶對于沒有知名度,也沒有銀行信用的外來企業基本沒有信任度可言。但是,日本市場也并非全然沒有切入點可循。
東京大學是日本的最高學府,為該國培養了諸多政治家、企業家。在東京大學校訓中,最先提到的就是“以質取勝、以質取量”,這從一定程度可以反應出整個國家對于品質的追求。面對初到日本的全新局勢,在諸多赴日企業中,晶澳科技敏銳地洞察到日本市場對于品質的看重,由此開始做出一系列布局。
為了讓當地開發商認可自身的品質能力,晶澳先從高質量代工做起,塑造了最初的品牌形象,同時,晶澳日本公司除設立銷售、行政部門以外,還專門設立了售后服務部門,主張打造服務品質,這在當時赴日的海外企業中可謂鳳毛麟角。
在此基礎上,晶澳又相繼向日本市場引入先進可靠的PERC產品,并接連在日本獲得雙面PERC電池組件專利、摻鎵專利許可等。從基于158.75mm、166mm等硅片的高效組件到高功率182產品,憑借不斷引領日本光伏行業迭代升級,晶澳在當地出貨節節攀升,逐步建立起領先地位。
在這一過程中,晶澳的服務品質也深受日本客戶認可。
一直以來,晶澳日本公司的銷售及售后服務團隊,人員都很穩定,相關服務經驗不會因人員流動而“斷檔”,一直被延續至今,因此晶澳日本公司的服務能力堪比當地光伏企業,很多時候,客戶只需提供一些信息、照片,晶澳日本公司就能夠給出解決建議。即便客戶遇見緊急情況,晶澳的服務人員也可以迅速到場,絕不會一拖再拖。
與此同時,晶澳還非常注重順應日本光伏市場的特點,以此服務客戶。如日本很多項目,在提交申報之后,就很難更換組件,尤其是有補貼的項目,組件型號皆與補貼綁定在一起,更換組件就意味著取消補貼。
對此,晶澳上下皆給予了關注與理解,因此每逢日本光伏產品更新換代,晶澳都不會“一刀切”,而是給予客戶充分的緩沖時間,留出余量,讓客戶順利完成項目,綜合布局之下,晶澳終在日本建立起頂尖聲譽。
取勝日本光伏變局的“晶澳樣本”
憑借領先的技術產品和“客戶至上”的服務精神,晶澳與當地數百家企業及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連續多年在日本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出貨量屢屢在赴日組件企業中拔得頭籌,組件產品覆蓋至日本全部47個行政區,可謂在日本站穩了腳跟。
近年來,在全球推進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若想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走向市場化是一種必然選擇。縱觀世界各國,政府對于光伏行業的支持政策,基本都是從FIT逐漸過渡到PPA,日本同樣如此。
從2013年起,日本逐漸下調FIT固定電價收購價格。2019年,日本對于小于10kW光伏系統的收購電價已降至26~28日元/千瓦時,大于10kW光伏系統的收購電價降至18日元/千瓦時。同年6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對外表示將逐步終止FIT的執行。時至2022年底,日本FIT制度已基本結束,PPA新制度全面來臨。
制度變更之下,如今日本光伏市場需求以及客戶群體已產生極大變化,赴日光伏企業如同初入日本市場一般,需再次摸索如何獲得當地客戶的信任,尋求發展契機。
面對全新局勢,晶澳科技已制定多種解題思路,并取得成效,非常值得參考。
首先,日本光伏市場發展之初,主要以地面項目為主,但隨著十幾年間不斷開發,可利用土地已越來越少,加之PPA新制度的特點,日本分布式光伏優勢進一步放大,晶澳為此借由數百家合作伙伴的渠道能力,大幅加強了分布式市場布局。
同時,面對PPA制度孕育出的很多新的客戶群體,晶澳日本公司積極為其整合資源,串聯資方與項目方等,以共筑共贏的方式,收獲了新客群的認可與青睞。
其次,日本光伏市場啟動很早,至今已累計光伏裝機80至90GW,其中絕大部分電站壽命已超過十年時間,發電效益與如今應用了先進光伏產品的電站項目相比差距較大,因此日本舊電站翻新將成為一大重要市場,為此晶澳開始著手布局這一領域,已有成果產出。
最后,晶澳還與產業鏈其他環節優質企業進行合作,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擴大了品牌影響力,收獲了更多客戶的信任。
除主動“解題”的決策以外,晶澳在日本光伏市場變局中還有另一大優勢,即當前日本市場對于晶澳旗下的n型組件產品需求愈發旺盛,目前已有諸多訂單簽單。
2023年5月,晶澳重磅推出DeepBlue 4.0 Pro旗艦產品。該組件采用n型倍秀(Bycium+)電池,量產轉換效率高達25.6%,其中72版型組件最高功率可達630W,組件效率超過22.5%,性能優勢顯著,且具有更低的衰減和工作電壓、更優的溫度系數、更高的雙面增益、更好的弱光性等。
在寸土寸金的日本,高效n型組件無疑滿足了廣大日本開發商追求高效益的需求。與此同時,晶澳憑借在日本市場十余年的深耕,在客戶心中早已樹立技術引領與服務周到的形象,令客戶可以放心采購晶澳的n型產品。
從陌生到信任,從技術到服務,從底蘊到轉型,初入日本,晶澳切中當地客戶需求點,進而獲得了普遍信任;面對新制度、新形勢,晶澳又再次找準市場痛點與趨勢,創下取勝日本光伏變局的“晶澳樣本”。如此敏銳的洞察與執行力,無疑彰顯了老牌光伏龍頭企業的經營實力。
作者: 來源:財經聚焦24小時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