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協鑫能科獲悉,該公司新型儲能發展勢頭強勁,首批并網項目將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并網規模超1GWh。公司電網側儲能電站建設多點開花,項目主要分布在江蘇、重慶、寧夏和內蒙古。據不完全統計,公司納入省級電力規劃的新型儲能項目已超過2GWh,有11個項目列入2024年江蘇省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方案,將于7月15日前建成并網。
江蘇有望成為2024年國內儲能市場龍頭,結合納規項目并網時限及其他類型儲能項目的進展,全年并網量或超10GWh。其中,協鑫能科所涉項目數量領先。此外,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浙江建德的2.4GW抽水蓄能項目已于去年動工,其儲能業務即將迎來規模化發展。
“首批并網項目主要位于蘇州、無錫和南京,投運規模將超1GWh,同期在建的還有重慶黔江、寧夏中衛等儲能電站。”協鑫能科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費智表示,為打好打贏這場硬仗,公司董事長朱鈺峰掛帥工作領導小組,專項指揮部進入大干狀態,項目開啟24小時不間斷施工模式。
他強調,項目采用新一代智慧液冷儲能系統,搭載了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容量儲能專用電芯,深度融合風光儲、移動儲能一體化智能調控技術,力爭為當地打造一批科技創新儲能標桿項目。
據介紹,作為無錫市唯一納規項目,無錫藍天50MW/100MWh儲能電站項目利用存量土地,建設磷酸鐵鋰儲能電站,預計今年6月竣工投運。這個全市單體容量最大的獨立儲能電站,結合廠區內原有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將在中心城區形成風光氣儲一體化、熱電冷聯供的低碳綜合能源中心,不僅可提升新型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也為城市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創新樣本。
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縱深推進,全國多地區峰谷價差進一步拉大。協鑫能科看好工商業儲能的應用需求,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儲備了一大批優質的用戶側儲能項目。依托協鑫深厚的光伏產業鏈資源優勢、長達34年的電力運營經驗和多品類能源供給服務,公司持續擴展需量管理、需求側響應、光儲融合、虛擬電廠等各類商業模式,加大工商業儲能的開發力度。
機構預測今年我國儲能市場同比增速或可超70%,關鍵原材料價格均降至2021年以來低位,且波動趨緩,下游業主的項目收益逐漸明朗。華泰證券研究報告稱,2024年光儲產業鏈價格大幅下降,光伏配儲項目的經濟性與需求隨之顯著提升。多地風光競配亦將儲能配置情況納入重要考核標準,配儲規模有望隨風光配儲系數進一步提升。同時,各地政策密集出臺,助推儲能盈利模式走向完善,加快市場化進程。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31.39GW/66.87GWh;2023年新增裝機22.60GW/48.70GWh,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裝機規模。中國物理與化學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預計,到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到2030年預計接近3萬億元。
作者:陳其玨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