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網訊:繼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三亞南山創意產業園投資建成1兆瓦“模塊定日陣”聚焦光熱發電系統(MH-CSP)示范項目后,三亞南山再次傳來太陽能熱發電的佳音,由華能集團立項并投資的華能南山電廠1.5兆瓦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正在施工建設中。這是在海南省建設的第二個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
太陽能熱發電也叫做光熱發電,與傳統發電站不同的是,光熱發電技術通過聚集太陽光產生高溫,加熱工質推動汽輪機發電。相對于公眾熟知的光伏發電方式,光熱發電可以通過儲熱實現夜間持續發電,而且儲熱成本和難度都要低于儲電。在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和西班牙,光熱電站已經進入了商業化運營階段,而且總裝機容量增長迅速,已經達到了1.5GW。光熱發電按照聚光方式可以劃分為槽式、塔式、碟式和菲涅爾式四種技術。菲涅爾式聚光熱發電類似于槽式太陽能發電,只是采用菲涅爾結構的聚光鏡來替代拋面鏡,并且集熱管具有二次反射的功能。其聚光效率高于傳統拋面型集熱器,建造費用大大降低。
2010年,華能集團立項光熱發電示范試驗科技項目,由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負責技術研發,依托華能南山電廠,將建成1.5MW菲涅爾式光熱-聯合循環混合電站。研究開發包括關鍵裝備研發、示范工程建設以及控制運行等多個環節,實現設備研制、生產、安裝、運行全部國產化,申請專利20余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南山電廠位于三亞市崖城鎮南山工業開發區內,是我國第一個利用海洋天然氣發電的電廠,現有兩套5萬千瓦燃氣輪發電機組和兩臺1.6萬千瓦聯合循環機組,總裝機容量13.2萬千瓦。南山電廠是海南電網南部地區唯一的電源點。
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充分利用南山電廠燃氣輪機組旁現有閑置的15畝場地,建設聚光集熱場,采用線聚焦太陽能技術,將產生4MPa,400℃以上的高溫蒸汽,直接接入原有機組的補汽口供給汽輪機組發電,可替代部分天然氣實現節能減排。
南山電廠太陽能熱發電集熱場全景
太陽能熱發電集熱場近景
今年4月,施工隊伍進場,項目進入工程建設階段,截至目前,項目集熱場主體工程已安裝完畢,預期到10月,每天在有效日照時數內,可生產出預定參數的過熱蒸汽億供給汽輪機組進行發電。此后,華能集團還將進一步研究完善系統的儲熱裝置。
該項目的建成,將實現我國菲涅爾式光熱電站零的突破,項目研發中的科研成果填補了我國在菲涅爾式光熱發電技術領域的多個空白,有力地促進我國光熱發電產業的發展。該項目所創建的光熱-聯合循環混合電站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推廣價值,有可能將為推進既有化石能源電廠實現節能減排發揮積極地作用。
(華能南山電廠、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