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持股近100%的薄膜太陽能子公司臺積太陽能,專攻CIGS薄膜太陽能組件,于今年6月生產出商用規格(面積1.09平方米)的CIGS冠軍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5.7%,而公司計劃在2014年,整片組件的最佳轉換效率可進一步提升至17%,而平均組件轉換效率則能達到16%。
臺積太陽能技術開發處長李文欽指出,CIGS相較于傳統的單/多晶硅(Crystal Silicon),無論是在轉換效率、成本、或者在陽光曝曬下所造成的升溫效果,都具備一定競爭優勢。而由目前晶硅組件轉換效率約15%、即使單晶硅產品轉換率也僅16%來看,CIGS可說很有優勢,且這還沒有考慮到CIGS在工藝上較為簡化,以及相對輕薄的優點(晶硅的厚度約為幾十微米,CIGS僅約3~4微米)。
此外,他也說明,太陽能組件在日光下曝曬會導致生熱,而組件本身溫度升高,對本身的發電不利。他引述研調機構數據指出,晶硅在太陽下曝曬,每升高攝氏一度就會增加0.45%的發電效率流失,不過CIGS則約僅有0.3%的流失,相較之下亦具備優勢。
他還指出,臺積于2010年6月向美國CIGS廠Stion取得技術專利授權,并于同年9月即在中科建立太陽能產線,而臺積太陽能則是于2011年正式從臺積的一個新事業部獨立出來,成為其幾乎100%持股的子公司,并于2011年3月正式有CIGS太陽能組件產品的產出。
李文欽強調,臺積太陽能的CIGS組件已經連續4個月達到95%的生產良率。而臺積太陽能目前的年產能約為20~30 megawatts,而目前廠房總產能若透過一些去瓶頸化的工作,年產能最高將能達到700~800 megawatts之多,顯示臺積太陽能相當看好未來CIGS組件的成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