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與食用菌生產是一次食用菌產業與光伏應用實行跨界合作的完美典范,有利于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升級發展,這對未來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是一次有益探索。10月21日下午,在天保酒店交流中心二樓會議廳召開了“光伏發電與食用菌生產”項目說明會,山東省食用菌專家顧問團團長蔡德華和與會代表分享了
光伏發電與食用菌生產是一次食用菌產業與光伏應用實行跨界合作的完美典范,有利于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升級發展,這對未來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是一次有益探索。10月21日下午,在天保酒店交流中心二樓會議廳召開了“光伏發電與食用菌生產”項目說明會,山東省食用菌專家顧問團團長蔡德華和與會代表分享了光伏發電與食用菌生產這種新型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在發展食用菌產業過程中的寶貴經驗。
蔡德華教授從三個部分講述了光伏發電與食用菌生產的關系:第一部分,光伏食用菌產業優勢分析。他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整體能源結構中,76%是由煤炭供應,大量的煤炭開采、運輸和燃燒,對我國和世界已核準和承擔的《京都議定書》CDM減排都是一個嚴重的挑戰。所以無論從安全性、環保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太陽能發電做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綠色能源,以其獨特的優勢受到中國,尤其發達國家的高度關注,被列入新能源發展的重點,并采取了強制性措施和政策性補貼予以關心支持。
另外,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霧霾治理迫在眉睫,用電旺季東部限電斷電現象常態化,所以光伏新能源的發展仍面臨著制約:
1、結構問題:發電在西部、用電在東部的結構性矛盾,“西電東輸”長途輸電造成電力損耗,輸變電設備投入成本昂貴。
2、土地問題:東部發達電力短缺,但土地資源匱乏,而太陽能電站占地面積巨大,動輒上千畝,若占用基本農田,電站很難獲批。
因此,在不改變土地性質和使用屬性的情況下,光伏電站與設施食用菌有機結合,充分互動和良性發展,從而開創了光伏現代食用菌產業新模式,打造了一個中國特色高效農業的創新之路。
作者: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