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程師從2014年就開始嘗試將煤礦改造成抽水儲能電站,直到16年12月,Prosper-Haniel煤礦正式停止煤炭開采工作,這項改造工程終于被正式提上日程。
作者:韓沁珂
來源:界面
原標題:它成為全球首座被改造成儲能電站的廢棄煤礦 可儲存過剩的風能和太陽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服役150年的Prosper-Haniel煤礦再次煥發了生機。這次它將成為200MW抽水蓄能水電站,用于儲存過剩的風能和太陽能。
這座位于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煤礦于19世紀60年代設立,是德國為數不多的仍在運營的煤礦之一。受限于日益減少的煤礦業補貼,該礦井計劃于2018年關閉。
Prosper-Haniel煤礦外景 圖片來源:RAG-AG
根據德國經濟技術部監管機構BNetzA網站上公布的數據,總裝機容量約6.6GW的27臺燃煤及燃氣機組將按計劃關停,這些機組可滿足約1300萬居民用戶的日常用電需求。
在煤礦關閉后,Prosper-Haniel煤礦的所有者德國煤炭巨頭魯爾集團(RAG)決定與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合作,將其改造成一個抽水蓄能設施。Prosper-Haniel煤礦由此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用作儲能設施的廢棄煤礦。
魯爾集團以能源、化工以及傳統的礦業和房地產為支柱產業,總部坐落于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魯爾工業區。在礦業方面,魯爾集團管理經營德國所有礦石煤礦。
據彭博社報道,改造工程將通過在煤礦上下層建設蓄水池實現。下層蓄水池長約25千米、深達1.2千米,可存儲超過1百萬立方米的水,抽水蓄能電站將作為儲能設施參與調峰,以彌補可再生能源電的波動性缺陷。
類似于標準水力發電廠,抽水蓄能站通過渦輪機將水庫中的水釋放到較低高度的第二層蓄水池來產生動力。而儲存在下部蓄水池中的水,則使用更便宜的非峰值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將其泵回頂部蓄水池中。
抽水蓄能電站示意圖 圖片來源:杜伊斯堡-埃森大學
據彭博社報道,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克拉夫特(Hannelore Kraft)曾在演講時表示,200MW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后將滿足超過40萬戶居民的日常用電需求。
此外,將煤礦改造成抽水蓄能電站還將解決當地清潔能源發展過程中的兩大問題。一方面,完成改造后,“煤礦”可為依賴傳統能源的地區帶來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另一方面,抽水蓄能電站將增強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德國政府在2015年的巴黎氣候變化會議后提出,計劃在2016年中期至2050年間,逐步擺脫化石燃料。目前,德國生產電力中近三分之一來自例如風電和光電等可再生能源。德國在2014年發布的相關文件曾提出,到2030年,該國綠色可再生能源產量比例應提高至全國發電量的75%。
克拉夫特表示,考慮到該州計劃在2025年前將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至30%的目標,Prosper-Haniel煤礦改造完成后,州政府或許將進行更多類似的改造。
作者:韓沁珂 來源:界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