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即將投入油氣生產。制造商在油田開展的最新實驗表明,無人機可能很快就會取代人類進行現場勘察,因為無人機的檢查時間更短,準確度更高。
目前,設施檢查的時間和準確度是首要任務。一名無人機制造商表示:“如果使用無人機技術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對更多作業設施進行檢查,那么油氣公司將前所未有地掌握作業設施的情況,而它們之前無法如此輕易地完成設施檢查。”
來自無人機制造商Gape的Renner Vaughn也表示,該公司正在努力提高無人機的“智能性”,提高檢查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此外,石油公司檢察員還可以在辦公室里通過無人機的實時反饋進行檢查工作。
美國無人機咨詢和服務公司Measure最近測試了無人機檢查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準確度,并與人工檢查的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人工與無人機的檢查準確度都接近99%,但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工檢查用時兩天,而無人機只用了兩個小時。
誠然,太陽能設備不是油田,但它們都屬于能源設施,因此Measure的實驗結果可以推及石油工業。總之,關注細微之處,知道需要觀察的目標,加之到達的速度遠快于人類駕駛汽車,這些都是無人機在設備檢查中的優勢。
管道檢查中無人機的使用也在增加。無人機公司Asset Drone的CEO杰森·沃利(Jason Worley)說:“無人機的使用場景包括通過植被健康狀況檢查、高精度測繪和管道設施定位,檢測難以到達的區域內植被侵蝕等問題,從而探測管道泄漏的跡象。此外,我們還在用無人機進行無損檢測,其中包括進行船舶和管道的材料厚度檢測。”
然而,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要想充分利用無人機技術帶來的機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并不奇怪,畢竟這個行業出了名的謹慎,過去幾十年來固執地堅持了一貫的模式。此外,無人機檢查并不能百分百適用于所有能源行業的設施。例如,Measure公司就發現人工檢查的表現在風電場中優于無人機。
不過情況也在不停變化。無人機技術是新技術,有足夠的空間進一步創新。成本效率、速度和準確度將一直是石油行業及無人機服務商的首要任務,因此設備檢查也許很快會成為油氣行業中機器取代人工的另一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