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1日報道 美聯社2月19日報道,德國和法國19日啟動了修改歐盟競爭政策的行動,旨在為創建世界領先企業提供便利。為了趕超亞洲競爭對手,兩國聯手推出組建汽車電池聯合企業項目。
報道稱,德法兩國經濟部長達成的“面向21世紀歐洲產業政策宣言”,反映了對歐洲大陸在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等新技術的開發上遠遠落后的擔憂。
報道稱,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19日說,歐盟在競爭問題上的立場“讓我懷疑這種方式能否培養出真正的全球競爭者”。
德法在宣言中指出:“在產業政策方面,選擇很簡單:團結我們的力量,或者放任我們的產業基礎和產能逐漸消失。”該宣言主張,歐洲應制定技術融資戰略,并呼吁歐洲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領導者”。
報道稱,在歐盟阻止德國西門子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鐵路業務合并后,德國和法國建議修改歐盟的指導政策,以便更多地考慮到全球競爭。兩國還提議展開討論,歐洲理事會是否應被賦予反對和推翻歐盟委員會就合并案所做決定的權利。
報道介紹,作為向歐洲產業政策邁出的第一步,德國和法國計劃分別投資10億歐元和7億歐元,支持在歐洲設立一個汽車電池制造項目。
報道稱,德國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和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說,該項目將由兩國共同主持,但也對其他希望加入的歐盟國家開放。他們說,德國和法國都將從中受益,但現在就斷言可能在哪里建廠還為時過早。
這兩位部長都表示,很多公司對此有興趣,談判也正在進行中,但沒有透露這些公司的名稱。
勒梅爾說:“中國和韓國在電池領域遙遙領先。由此產生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希望獨立自主。”
他還說,如果歐洲放棄電池和自動駕駛汽車這兩項“關鍵技術”,“那你就放棄了你的汽車行業,因為你依賴外國供應,這讓外國可以提高價格或者不讓你獲得這項技術”。
勒梅爾說:“德國和法國創立了汽車產業。”
兩國希望在未來幾周內就成立該聯合企業以及是否允許政府出資作出決定。
另據路透社2月19日報道,法國和德國19日就一項歐洲產業政策聯合計劃達成一致,這項政策旨在支持本土企業與外國對手展開競爭,并更好地保護關鍵技術不被海外收購。
報道稱,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和法國財長勒梅爾在柏林舉行會談后提出了上述提議,呼吁加大對創新技術的投資,并徹底改革歐盟的競爭規則。
勒梅爾表示:“只有我們齊心協力,改變歐洲過時的規則,更好地保護我們自己,歐洲才能繼續保持其作為一個偉大的工業大陸的地位。”
報道介紹,在長達五頁的戰略文件中,法國和德國提議賦予代表歐盟各國政府的歐洲理事會在某些“明確界定的案件”中推翻歐盟委員會某些反壟斷決定的權力。
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右)和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勒梅爾19日在柏林就歐洲產業政策舉行記者招待會。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