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國內專家對寧夏發電集團銀星多晶硅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冶金法制取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技術研究”和“高效電子束熔煉技術在多晶硅除雜工藝上的應用研究”,兩項科技攻關計劃項目舉行了驗收會。來自中國科學院、寧夏經信委、廈門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單位的10位業內資深專家一致認為,兩項科技攻關項目技術路線合理,資料齊全,數據翔實可靠,組織管理規范,經費使用合理,全面完成了項目計劃的各項任務和指標,同意通過驗收。
驗收委員會通過現場考察、聽取匯報、審閱驗收資料、質疑答辯、評議討論后認為:項目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冶金法制備太陽能級多晶硅”的新技術、新工藝,圓滿完成了項目計劃任務書規定的各項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攻克了冶金法制備多晶硅中除硼、除磷、除碳、除金屬雜質的技術難題,發明了渣洗技術,解決了去除金屬硅中硼雜質的有效方法。項目的研發成功,對提升我國硅材料提純技術、裝備制造水平和優化產業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項目實施期間,已將研發的新技術應用于寧夏發電集團寧電硅業公司年產5000噸特制工業硅、寧電硅材料公司年產10000噸高純硅和寧電光伏材料公司年產2000噸多晶硅等項目中,生產的產品已用于太陽山一期10MWp光伏示范電站、紅寺堡50MWp光伏電站、高沙窩20 MWp光伏電站和中衛農村屋頂3MWp電站。工程投資小、成本低、環境負荷小,展示了良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據了解,“冶金法制備太陽能級多晶硅”除雜關鍵技術電子束熔煉的相關研究和應用,解決了冶金法制備太陽能級多晶硅中高效除磷的技術和工藝,成功實現了將電子束提純技術應用到冶金法多晶硅制備技術的集成創新。項目的研發成功,滿足了冶金法高效除磷及低成本制備多晶硅的產業化需求,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項目應用前景廣闊,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寧夏發電集團將一如既往的依靠各位專家,同各位專家和合作伙伴在未來的新的項目上進一步合作,為我們國家的經濟轉型,為依靠科技進步來實現我們國家的富強做出我們的貢獻。”公司董事長劉應寬表示有信心在不斷科技創新中做大做強產業規模,最終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綠色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