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全球首套千噸級規模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在蘭州新區綠色化工園區試車成功。這標志著將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為液體燃料工業化生產邁出了第一步。
該項目采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團隊開發的兩項關鍵創新技術:高效、低成本、長壽命規模化電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和廉價、高選擇性、高穩定性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催化技術。
李燦團隊研發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電解水制氫催化劑,與蘇州競立制氫設備有限公司合作,制造規模化電解水制氫設備,單位制氫能耗降低至4.0~4.2度電/方氫,大幅降低了電解水制氫的成本,是目前世界上規模化堿性電解水制氫的最高效率。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技術則采用李燦團隊自主研發的固溶體雙金屬氧化物催化劑(ZnO-ZrO2),該催化劑可實現二氧化碳高選擇性、高穩定性加氫合成甲醇。其中單程甲醇選擇性大于90%,催化劑運行3000小時性能衰減小于2%。
該項目由太陽能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三個基本單元構成,項目的完成對緩解我國能源安全問題乃至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此外,該項目將二氧化碳作為碳資源,實現二氧化碳的積極減排,生產的太陽燃料甲醇為綠色甲醇,實現了零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