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8日刊載題為《中國生產的可行駛百萬英里的電池將給你的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報道,文章編譯如下:
為特斯拉和大眾等車企提供電動汽車電池的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巨頭研發了一種行駛里程超百萬英里的電池組——這是行業的里程碑事件,可能給試圖將駕駛員引向電動汽車車型的車企帶來了福音。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寧德時代準備生產一種可持續使用16年、行駛里程達200萬公里(約合124萬英里)的動力電池。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提供的數據,目前電動汽車電池的使用壽命約為8年。
延長電池使用壽命被視為一個關鍵進步,因為這樣一來電池可以在第二輛車上重復使用。這將降低擁有電動汽車的成本,對于正試圖挽回銷售頹勢的電動汽車行業來說是個利好消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再加上油價下跌讓燃油汽車顯得更有競爭優勢,電動汽車銷量受到影響。
曾毓群說:“只要有人下訂單,我們就準備生產。”不過他沒有透露目前是否已簽下了生產這種長距離動力電池的合約。曾毓群說,新電池的價格要比目前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電池貴10%左右。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制造商。
一些消費者不愿選擇電動汽車的原因之一是,擔心電池會失去動力以及使用幾年后不得不加以更換。特斯拉去年宣稱,有望投產一款可運行百萬英里的電池。通用汽車公司上月表示,正在接近這一里程碑。這一距離相當于繞地球50圈。
預計電動汽車行業會迅速恢復增長的寧德時代正投入大量研發資金推進電池技術的進步。10年前創立了寧德時代的曾毓群說,雖然新冠疫情會拖累今年全年的電動汽車銷量,不過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將在2021年初上升。
他說,疫情期間購車者遭到抑制的需求會在明年年初得到釋放,高端車型會引領這一波購車熱潮。寧德時代的客戶包括寶馬和豐田等車企。
曾毓群的這番話強化了這樣一種觀點,即電動汽車要比燃油汽車更能經受住疫情所導致的經濟增速放緩的沖擊。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明年電動汽車在中國全部汽車銷量中所占的比例將增至8.1%,這一比例在全球位居第一,而明年電動汽車在歐洲汽車銷量中的占比將增至5%。
寧德時代今年2月與特斯拉簽署了為期兩年的電池供應合同,對這家中國企業來說是個重大利好,因為特斯拉在此之前主要與日本松下公司及韓國LG化學公司合作。寧德時代的電池預計將安裝在特斯拉在上海附近新設立的一家大型工廠所生產的一款新型汽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