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2020國家能源互聯網大會暨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全體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辦。此次大會以“發展能源互聯網,推動數字新基建”為主題,設置了開幕式、主旨報告、成果發布、組群學術分論壇等多個環節,開啟了一場能源互聯網行業的“硬核”盛宴。會議期間發布了《能源互聯網技術發展藍皮書》(以下
10月15日,2020國家能源互聯網大會暨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全體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辦。此次大會以“發展能源互聯網,推動數字新基建”為主題,設置了開幕式、主旨報告、成果發布、組群學術分論壇等多個環節,開啟了一場能源互聯網行業的“硬核”盛宴。
會議期間發布了《能源互聯網技術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分別從能源互聯網的“價值體現”“實現手段”“物理基礎”三個層面,對其涉及的理論方法、關鍵技術、實踐應用以及機制模式等進行了全面闡述。《藍皮書》指出,如今,國家《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僅4年有余,國家能源局啟動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建設僅3年多,能源互聯網技術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下就已獲得了長足發展。
總結:多技術角度闡述能源互聯網技術發展現狀
據了解,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的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發展新形態,是推動我國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撐和手段。在我國能源革命戰略的指導下,能源互聯網通過能量流、信息流、價值流的高度融合,實現能源產業全鏈條的協同優化和價值再造,將互聯網技術與能源的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市場深度交叉,已成為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之一。
據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康重慶介紹,為推進國務院“互聯網+”行動戰略部署,鞏固能源互聯網產業發展階段性成果,2019年,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以及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編制并發布了《國家能源互聯網發展白皮書》;2020年9月,在國家能源局指導下編制了《2020年國家能源互聯網發展年度報告》(以下簡稱發展報告)。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能源互聯網的建設與發展,在發展報告的基礎上,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又編制了《藍皮書》。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康重慶發布《藍皮書》
記者梳理發現,《藍皮書》分為創新能源運營模式與技術平臺、信息物理能源系統、多能融合能源網絡三個篇章,從多個技術發展的角度,總結了目前能源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狀。
如在“能源互聯網交易技術與平臺”章節中,《藍皮書》指出,由于電力系統能夠有效實現與其他能源的轉換融合,因此電能在能源互聯網中占據核心能源的位置。未來電力系統將形成以互聯大電網和主動配電網為樞紐,通過與氣、熱、冷、交通等多種能源網絡相互連通,實現橫向多能源互補和縱向“源—網—荷—儲”協調的耦合系統。
《藍皮書》同時明確,傳統的電力、熱力、天然氣等各種形式能源系統,在規劃、運行等方面幾乎都是彼此獨立的。要實現能源互聯網交易這一綜合性目標,就需要探索多能源協同的交易模式,通過供需關系以及價格激勵,以市場的方式促進能源互聯網的發展。現階段,已有多個國家建立了成熟的電力市場,我國也正在加速推進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已初步建立了電力市場體系,這為能源互聯網市場的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愿景:形成可持續的城市能源發展利用模式
能源互聯網是能源行業的新興概念,對于大數據、區塊鏈等熱門詞匯在能源互聯網領域的應用,此次《藍皮書》也有所著墨。
如對于大數據技術,《藍皮書》指出,隨著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能源行業的技術基礎、組織結構和經濟模式,正向著建立更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的能源利用模式的目標前進。能源互聯網正是這種理念的衍生品之一。能源互聯網是以電力系統為核心,以互聯網及其他前沿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為主要一次能源,與天然氣網絡、交通網絡等緊密耦合而形成的復雜多能流系統。在大規模復雜網絡系統和海量分布式資源融合的背景下,能源互聯網具備采集終端眾多、數據來源廣泛、各類數據之間交互頻繁等特征。因此,其中蘊含的數據規模和多樣性程度已遠遠超過傳統電力系統,也正是通過這些海量數據,能源互聯網能夠實現行業信息的互聯互通以及多種能流資源的廣泛共享。
對此,康重慶也分析,電力行業的大數據本身很復雜,擴展到電、熱、氣等能源系統中,也使得大數據應用更加廣泛,這其中包括了數據模型定義、數據驅動技術、頂層應用技術等多方面內容。
多種技術日趨成熟,也為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于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愿景,康重慶總結道,能源互聯網將以服務城市發展為核心,實現城市能源運行優化、聯合運營,形成可持續的城市能源發展利用模式,建立起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城市能源管理與服務體系。
當然,由于能源互聯網涵蓋內容十分廣泛,技術發展方興未艾,藍皮書僅總結了當前代表性技術的進展,而并未覆蓋能源互聯網領域的所有技術。
康重慶表示,希望藍皮書的發布能夠凝聚各界對能源互聯網的共識,從能源可持續發展角度,從清潔可再生能源更多利用角度,從能源數字化轉型角度,能為政府決策、企業發展、學術研究提供參考。另外,也希望更多人參與能源互聯網建設事業,推動能源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作者:白宇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