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鋰離子電池如何增“量”不增“危”

    2020-11-04 06:02:01 太陽能發電網
    想讓鋰離子電池增“量”不增“危”,還要攻克很多難題。郭剛制圖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指出,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然而,近一個月以來,多起純電動汽車自燃事件,也讓公眾對其安全性產生質疑。不久前,一輛停放于北京


    想讓鋰離子電池增“量”不增“危”,還要攻克很多難題。郭剛制圖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指出,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然而,近一個月以來,多起純電動汽車自燃事件,也讓公眾對其安全性產生質疑。不久前,一輛停放于北京市北四環附近的威馬電動汽車就在未充電的狀態下突然爆炸,威馬汽車回應稱,初步調查系電池問題。

    作為二次電池“王者”的鋰離子電池,為何頻頻“王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電池從設計、生產到裝車、運行、報廢,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新能源汽車起火爆炸。”

    如何讓電池擁有更高能量密度的同時又更加安全?近日,《自然—能源》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團隊設計出一種新型集流體,在熱失控起火的情況下,嵌入的阻燃劑得以釋放,從而有效阻止電池繼續燃燒,使鋰離子電池變得更安全。

    不過,要想讓鋰離子電池增“量”不增“危”,未來還有很多難題需要攻克。

    能量密度增加為何難?

    續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車之間較量的關鍵“砝碼”,增加鋰電池能量密度是緩解里程焦慮“痛點”的重要環節,然而增加鋰電池能量密度并非易事。

    崔屹團隊研發出一種厚度約為9微米的輕型聚酰亞胺基集流體,用于替換現有的金屬集流體。這種新型集流體為三明治結構,中間層是嵌入阻燃劑的有機物支撐膜,外層是約500納米厚的金屬層。

    研究表示,這種新型集流體面密度比目前最輕的銅箔的面密度還要低,采用這種新型集流體可以最多提高26%的電池能量密度,并在熱失控起火的情況下,釋放阻燃劑,阻止電池繼續燃燒,降低電池燃燒的危險性。

    李泓解釋稱,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由電池的電壓和單位質量或單位體積的電池釋放出的容量決定。但是電池除了提供能量的正極和負極材料,還包含保證電池工作所需要的電解液、隔膜、集流體、外殼,而電池包外殼和散熱管等其他組件部分并不提供能量,因此電池的實際能量密度還需要乘以活性物質的占比。

    在李泓看來,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提高電池的工作電壓,包括降低負極的電位和提高正極的電位。“我們的研究證明,通過Ti/Mg/Al三元素痕量共摻雜,可以顯著提升鈷酸鋰材料在4.6V高電壓下的循環穩定性。”

    二是提高電池材料的比容量,例如負極從石墨到硅碳負極再到未來的含鋰負極,正極從較低容量的磷酸鐵鋰邁向高鎳層狀正極材料,均旨在得到更高的電池比容量。此外,還可以通過降低電池內部非活性物質的占比來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

    然而,在李泓看來,“動力電池技術發展至今,以上三種思路的技術發展均已深入到一定程度,對于現有的體系,進一步提高正極材料的電壓和容量還面臨著愈發嚴重的安全問題”。

    他表示,在電芯層面上提高能量密度的主要難點是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等其他指標的平衡,這需要材料層面的進一步創新,例如引入固態電解質等。在系統層面,動力電池依然有較大的創新空間以降低系統層級的非活性物質,提供系統的能量密度。

    電池安全為何失控?

    對于此次威馬汽車爆炸事件,該公司在后續的召回公告中指出,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于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芯短路,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并產生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值得關注的是,電池供應商中興高能技術有限公司則聲稱,當日自燃車輛搭載的并非高能技術的電池。

    “采用多個供應商的電池,需要充分模擬不同供應商提供產品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采用完善的測試驗證手段驗證電池、電池組、電池包等所有可能出現的失效行為,建立高于市場要求的企業標準才能在車企環節降低電池起火的事故概率。”李泓強調,“對于電池供應商而言,高精度的生產制造和電池的高一致性是避免電池發生安全問題的重點。”

    李泓進一步解釋道,電池單體發熱、起火,甚至爆炸分為內因和外因。從內因來看,可能是由電池設計和制造引起的自身缺陷,如極片邊緣錯位、隔膜存在瑕疵、涂布時極片上混入灰塵雜質等造成。從外因來看,可能是由機械濫用、電濫用和熱濫用造成。

    此外,電池發生熱失控的現象也分為內部反應和外部反應。對于電池內部反應,當電池溫度達到大約70攝氏度時,電池內部的放熱反應會使自身溫度持續升高,如果在電池自放熱的早期沒有使其冷卻,那么電池自身溫度將會一直升高直至臨界條件,進而發生熱失控。

    對于電池熱失控的外部反應,當電池內部溫度超過電解液溶劑的沸點時,會導致電解液的噴發,而噴射至外部的電解液極易燃燒,對于采用雙溶劑的電池,會出現二次噴發的過程,即產生電池火焰熄滅后的“復燃”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電池熱失控、燃燒、爆炸是逐步遞進的,電池內部自放熱的反應可直接發生熱失控,但并不一定導致燃燒,燃燒由于外部的氧氣參與。而爆炸則是需要在密閉的空間內短時間產生大量氣體,其發生條件比燃燒更為苛刻。一般而言,電芯通過氣閥的設計能夠將電池熱失控產生的氣體有效排除,避免發生爆炸。”李泓表示。

    未來瓶頸如何破?

    “實際上,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指標包括質量能量密度、體積能量密度、循環性、充放電速率、高低溫適應性、安全性等多種指標。”在李泓看來,未來鋰離子電池的發展還需要在多方面“深耕”。

    從基礎科學角度,需要對電池內的材料結構演化行為、體積與應力變化等機械行為、離子與電子的輸運行為、電池組分與材料之間的熱穩定性和熱行為、內部界面的化學電化學反應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需要多尺度、跨學科的交叉合作。

    從技術研發角度,需要平衡現有體系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壽命等多重指標,采用精準摻雜與包覆、預鋰化、電解液添加劑等技術提高電池的綜合性能,加強系統層級的結構創新。

    從工業制造角度,保證電芯高度一致性是電池組安全的重要前提,企業要逐漸引入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等技術,讓電池制造達到更高的標準。

    “科研工作者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工業界對電池的要求,在測試過程中,盡量使測試樣品的準備和測試條件接近工業產品,從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實用化價值。”李泓說。


    作者:田瑞穎 來源: 中國科學報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上课公然调教h|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 可以免费观看一级毛片黄a|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国产真实偷乱小说| 黄色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av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免精品费网站|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视频|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男生与女生差差| 可以免费看黄的app|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a| 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欧洲动作大片免费在线看|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 欧美理论电影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欧美一级二级三级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日批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在线视频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色在线| 99re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