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青海省生態高地建設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京啟動。青海省地處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北半球氣候的敏感區、啟動區,也影響著全球生態系統的調節器、穩定器作用發揮,在我國乃至世界生態安全中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代辛指出,青海省生態高地建設研
3月28日,青海省生態高地建設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京啟動。
青海省地處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北半球氣候的敏感區、啟動區,也影響著全球生態系統的調節器、穩定器作用發揮,在我國乃至世界生態安全中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代辛指出,青海省生態高地建設研究中心的定位,將緊扣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發展主線,聯合國內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政府職能部門,緊緊圍繞青海省建設生態高地目標進程中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高質量研究,建設服務政府科學決策的專業化高端智庫平臺。
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等40多余位專家學者結合各自專業研究和新型智庫建設,圍繞青海省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和青海省生態高地建設研究中心發展進行座談。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陸大道指出,青海省生態高地建設研究中心的成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結合個人專業研究經歷提出了青海加強生態保護和堅定不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于貴瑞從五個方面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哲學內涵和青海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等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從農牧交錯區、文明交流區、生態屏障區等功能定位指出要加強生態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人民高品質生活。
與會專家從青海在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將生態資源稟賦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等方面及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如何創新智庫平臺建設,切實提升智庫服務水平,為青海打造生態高地提供高端智庫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建言獻策。
會議期間,青海省生態高地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各自將本著“真誠合作,講究實效,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利用人才資源、智庫研究優勢,在科學研究、智庫建設、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提升智庫核心竟爭力和服務水平。
作者:韓揚眉 來源:中國科學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