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蕪湖軌道交通迎來開通運營一周年。作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在助力蕪湖公共交通實現南北通達、東西暢聯的同時,單軌全線車站屋頂太陽能“反哺”軌道交通運營,作為全國軌道交通領域創新舉措,不僅響應了國家“雙碳”政策,還為公共交通運營增加了用電供給保障渠道,對軌道交通非票務資源開發具有示范意義。
11月3日,蕪湖軌道交通迎來開通運營一周年。作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在助力蕪湖公共交通實現南北通達、東西暢聯的同時,單軌全線車站屋頂太陽能“反哺”軌道交通運營,作為全國軌道交通領域創新舉措,不僅響應了國家“雙碳”政策,還為公共交通運營增加了用電供給保障渠道,對軌道交通非票務資源開發具有示范意義。
在單軌1、2號線交會處的鳩茲廣場站,記者從一個制高點俯瞰,車站屋頂表面鋪設了一整面太陽能光伏板,陽光下泛著金光。“單軌1、2號線一期目前共有35個出入站點,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綠色能源發展號召,自軌道交通開工建設以來即同步開展車站光伏建設,除了進入地下的火車站和異形屋頂的政務中心站點外,其它33個站點平坦的屋頂上都鋪設了太陽能光伏板。”市運達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單軌的屋頂太陽能光伏板年總發電量有多少呢?又運用到什么地方?“目前軌道交通的光伏項目年總發電量預計約900萬度,光伏所發電量就地消納用于軌道交通的照明、設備系統上,如車站照明、電扶梯、空調等方面,基本‘反哺’回軌道交通系統上。”該負責人透露,目前軌道交通光伏年發電量約占軌道交通年照明用電總量的10%。“其項目本身發展具有可持續性、效益可觀。”
近年來,我市把發展光伏發電作為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加快光伏發電推廣應用。根據《蕪湖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光伏發電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光伏發電裝機91萬千瓦,其中地面光伏電站裝機43.5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47.5萬千瓦。根據該實施意見,我市力爭到2025年,全市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60萬千瓦。為達到這一目標,未來將大力實施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 記者 湯榮汛 胡芳
作者: 來源:大江晚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