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我省電力體制改革工作,著力解決制約電力行業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促進電力行業又好又快發展,制定本方案。
原標題:湖南省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
來源:國家發改委
湖南省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精神,加快推進我省電力體制改革工作,著力解決制約電力行業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促進電力行業又好又快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性和緊迫性
電力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也是確保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戰略性支撐產業。省委、省人民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電力行業發展,近年來成立了重大電源點、農網改造等多個專項協調小組和指揮部加強領導協調。經過多年的改革和建設,我省電力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電力市場主體多元化競爭格局,為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打下了基礎。一是電力行業快速發展。截至2015 年底,全省發電裝機達3945萬千瓦,其中火電、水電、新能源占比分別為50%、44%、6%;全省發電量1253 億千瓦時;建成500千伏主干電網“兩縱四橫”輸電通道,500千伏和220千伏變電容量達到7183萬千伏安,交流線路長度17828公里。二是普遍服務顯著提質。“十二五”期間完成電網投資500多億元,其中農網投資約224.5億元,通過農村電網管理體制改革和升級改造等工作,實現除郴電國際和新華供電外所有代管縣移交省電力公司直管,基本解決無電人口,村級農網改造率達到96%,城鄉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顯著提升,供電可靠率達到99.938%,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降至5.4小時。三是市場體系初步形成。培育了省電力公司、郴電國際、新華電力等一批電網企業,引進了大唐、華能、華電、國電投等央企和廣東韶能集團、陜煤化長安電力等省外電企,帶動了中南勘測設計院、省電力設計院、水電八局等一批輔助企業發展壯大。四是價格機制逐步完善。發電環節實現了上網標桿電價,輸配環節明確了過渡時期電力直接交易輸配電價政策,銷售環節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及能耗、環保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行業制定了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制定了居民階梯電價等政策。
我省當前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調整結構、創新驅動、穩步增長的新常態,現有生產環節中計劃管理體制、銷售環節中政府定價機制以及電力行業缺乏整體有效協調機制帶來的弊端日益凸顯:一是產能過剩與需求不足并存。全省電力生產呈現相對過剩,火電利用小時常年低于全國平均數800小時左右,并呈逐年擴大的趨勢,不僅火電機組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出現棄水棄風。與此同時,省內電力需求不旺,全省人均用電量僅為全國平均50%,工業用電量自2015年以來持續下滑。生產相對過剩與需求相對不足同步并存,互相鉗制互相制約,嚴重影響電力行業發展。二是市場化定價機制不健全。現行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以政府定價為主,同時夾雜多重交叉補貼,電價難以及時反映市場供求狀況。目前我省大工業、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偏高,但由于市場機制尚未建立,無法通過市場調節價格,導致企業用電成本居高不下。三是政府職能缺失與行業協調缺位并存。國家大部制改革撤銷電力工業部后,部分行政職能轉入電力企業,多年來企業立場代替政府立場,企業規劃代替政府規劃,政企不分,職能交錯,行業管理缺位越位,導致市場無序競爭、電網重復建設、不能公平接入等問題。當前,國際國內經濟能源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省電力體制特別復雜,亟需通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業管理,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 來源:國家發改委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