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光伏行業情形不明朗,很多企業明年的規劃也都不一樣,有很多版本,大家都在變,有的做系統,有的做電站,還有轉行其他行業的。這類選擇是否正確,需要看下一年,2013年可能又是驚奇的一年!
——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李仙壽
李仙壽預計,明年銀行會放開光伏貸款。
原本便已產能過剩的中國光伏行業,今年噩耗連連:占全球80%裝機容量的歐美市場對中國高舉“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貿易大棒,令產品80%以上出口海外的中國光伏企業雪上加霜。
深陷寒冬的中國光伏行業何時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11月26日,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SOL.Nasdaq,下稱昱輝陽光)創始人、首席執行長(CEO)李仙壽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稱,或在2014年。
李仙壽預計,中國光伏市場全面爆發將在2014年后。對于歐美“雙反”,昱輝陽光眼下的對策是,讓海外光伏企業,甚至是讓歐洲光伏企業為昱輝陽光貼牌生產,以作規避。
昱輝陽光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硅片企業。硅片是光伏電池的上道工序,而光伏電池則是光伏組件的上道工序。
“我們是目前少有的營收還在上升的光伏企業!崩钕蓧壅f。
對于目前國內基本處于凍結狀態的光伏貸款,李仙壽預計,明年銀行會放開。
“或在歐洲購組件廠”
歐洲組件廠如今很便宜的,幾百兆瓦的組件產能,幾百萬美元就能買下來了,這比自己建廠簡單多了。現在我們也在考察歐洲一些工廠,評估財務前景。但不會貿然出手,如果“雙反”不成立,或者稅率很低,那么就沒有必要了。
東方早報:昱輝陽光打算怎么規避“雙反”的負面影響?
李仙壽:要國際化。我們不像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它們的人才、市場都已國際化,依賴管理、技術參與市場競爭。大陸主要是依賴政府、人工、電費以及低價資源形成的優勢。
現在中國很多大的太陽能企業,國際化走得很快,但無論是在歐美市場還是新興市場,其國際化停留在設立本地化辦事處階段,制造業還沒實現本地化。歐美制造業認為我們是用便宜的資源和補貼去打敗競爭對手,非常不服。所以,要在制造端國際化,比如用歐洲的資源、人力、電力去和對方競爭。中國光伏企業越國際化,路會越寬。
中國企業原來利用低成本優勢,幫別人做代工。如今,制造業水平提升后,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品牌,可以試著反過來,讓歐洲企業給中國企業貼牌、為中國企業代工。
很多人認為“雙反”一定會對中國制造業造成打擊,我覺得這也許正好是一個機遇,可以借此調整自己的結構,真正把自己變成全球公司,這是一個國際化的最佳時間點。電池環節我們是鐵定不再發展的,現在主要由中國臺灣企業代工。
作者: 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