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能源局公布了2012年第二批金太陽示范項目目錄,合計通過的光伏項目裝機容量2.83GW。加上今年5月已經公布的1.71吉瓦的第一批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合計全年項目規模達4.54GW。
中國能源研究會研究員鮑云樵對記者表示,“金太陽”工程的擴容,或將給面臨出口困境的國內光伏企業帶來希望。
行業困局有望緩解
從公布示范項目的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江蘇省、湖南省、浙江省、山東省和河南省為總量最大的五個省份。這五個省份是光伏生產企業集中的省份,這也反映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光伏生產企業希望通過建設下游的電站項目進行自救。
業內人士指出,在光伏行業一片哀鴻遍野之時,國家四部委延續了上半年第一期“金太陽”項目并給予補貼,這樣的做法得到了不少光伏企業的支持和熱捧。而且本次金太陽工程每瓦5.5元的補貼額度,也給了陷入虧損的光伏企業難得的業務收入。
記者了解到,在第二批“金太陽”示范項目目錄中,山東省有27個項目入圍,其中山東力諾光伏的鄒城光伏發電項目、山東合者光電新能源的黃店千畝中草藥園光伏大棚項目以及海爾工業園光伏發電項目、時風集團光伏發電項目的裝機容量最大,均為20兆瓦。
對此,山東省東營市發改委人士表示,此次該市兩個入圍金太陽工程的光伏項目,將獲得國家補助資金1.65億元,“這對面臨融資難的我市太陽能發電項目無疑是雪中送炭,將極大地推進項目建設。”
山東某光伏企業負責人表示,盡管國家只是給予了50%的資金補貼,也存在一定的項目風險,但這些政策補貼資金為項目增加了近7%的收益,算上該收益,項目的預計收益在20%左右。
業內人士指出,建設初期給予資金補貼的政策,就不用擔心能否入網、上網電價多少等問題,因為項目發出來的電將會按照脫硫電價格賣出。相比上網電價的后期補貼方式相比,先期補貼的方式會減少很多不可預見的風險。
同時,“金太陽”工程也是光伏產品應用、推廣的又一次機遇。以占地800畝的青島海爾工業園區為例,剛審批下來的“金太陽”示范工程,將應用于該工業園的節能設施改造工程中。
據海爾方面透露,負責海爾工業園“金太陽”示范項目的青島華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節能減排服務,之前從未涉及過光伏產業,該光伏項目是以合同能源管理(EMC)的方式進行實施的。如果這次項目成功,屋頂光伏發電將會在海爾的全國16個工業園區進行推廣。
記者了解到,“金太陽示范工程”自2009 年開始實施,是我國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政策。2009 年涉及裝機容量642MW,2~3 年時間完成;2010 年涉及裝機容量272MW,建設周期縮短為1 年;2011 年涉及裝機容量692MW。今年,“金太陽”獲批總規模達到4544MW,是2011 年的6.57 倍,超出之前市場預期。
行業復蘇仍很艱難
此前,光伏行業的慘淡可謂有目共睹。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48.92億元,同比下滑18.55%。其中,光伏設備、硅片-電池-組件、逆變器和輔材環節凈利潤分別下降84.59%、164.17%、26.87%和79.88%,凈利潤率整體同比下滑13.61個百分點。光伏產品價格大跌致使相關企業全面虧損,前三季度向日葵、天龍光電、東方日升分別出現了13288.95萬元、8531.48萬元、7892.64萬元的巨額虧損。
在“金太陽”工程擴容的利好消息刺激下,近期國內光伏板塊開始走強,近日板塊個股全線上漲,金晶科技漲停,億晶光電大漲近7%。海外上市的中國光伏股票近一個月也來持續上漲,美股太陽能指數已從上個月的歷史低點一路上漲,累計漲幅達50%。
但這是否意味著光伏行業的轉機已來臨了呢?對此,華創證券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李大軍表示,政府確實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光伏行業最大的問題還是產能過剩,目前看政策效果如何還需觀察,該板塊目前應該說具備一定的交易性機會,但尚看不到行業明顯反轉的態勢。
東北證券新能源行業研究員龔斯聞則認為,明年光伏業將迎來低點,行業將迎來大的轉機。未來行業內公司將進行兼并重組,只有這樣才能消化產能過剩的局面。
截至記者發稿時,“金太陽”示范工程的負面輿論已經傳出。有文章指出,“金太陽”工程在審批過程中存在著利益交易。真正需要扶持的光伏企業榜上無名,比如光伏行業巨頭無錫尚德,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反而上榜。
此外,通過審核的時風集團是生產農用機械的,連年虧損,靠國家農業補貼節能環保生存;通過審核的魯宇新能源是生產蓄電池的污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