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光伏產業可謂是流年不利,先后遭遇了美國、歐盟和印度等國家的輪番雙反調查。
作為光伏生產重地的江蘇同樣遭遇重創,據江蘇省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前10月,江蘇省光伏產業實現總產值1800億元,同比下降28%;2012年前10月江蘇去年出口總值達到68.9億美元,同比下降38%。
有業內人士估計,2012年江蘇光伏產業下滑將達30%。目前江蘇半數以上的光伏企業經營困難,負債率普遍偏高,甚至在近千家光伏制造企業中已有半數以上企業處于停產狀態,企業開工率也嚴重不足。
半數處于停產狀態
江蘇光伏下滑的態勢,從幾家上市公司的負債就可以看出。據公開信息顯示,無錫尚德在2012年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凈虧損1.164億美元,總負債超過35億美元,負債率高達85%。海潤光伏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虧損1.99億元,1到9月份,營業收入36.55億元,同比下降31.74%。
上述行業協會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江蘇光伏企業目前面臨三方面的困難,導致近半數以上呈現停產的局面,“第一個原因是價格大幅下滑,光伏組件的價格從2011年的每瓦1.5美元降到目前的0.7美元,降幅超過50%,這導致企業出貨量增加的情況下,收入仍大幅下滑。第二個原因是部分企業負債率較高,江蘇省幾家上市公司總負債甚至超過了600億元,平均負債率達到70%以上。第三個原因就是生產出現停滯,江蘇近千家企業當中,半數處于停產狀態。”
除了美國、歐盟相繼對我國光伏企業實行雙反因素給予江蘇光伏產業重創之外,業內人士表示產能過剩也是導致目前困境的一個因素。
整合才是出路
當前江蘇省內光伏行業一片蕭條,但是政策的利好也讓企業看到了希望。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去年12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五項措施,這讓光伏企業看到了希望,也被認為是救市之舉。
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國家電網的表態,這讓不少光伏企業看到了希望,也使得光伏企業投入到光伏電站投資當中。
據了解,在去年5月,無錫尚德與江蘇輝倫太陽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拓展國內的光伏電站工程,主要涉及大型光伏電站、屋頂電站的共同開發、建設、投資。
此外,江蘇另一家光伏企業天能光合也與江蘇鹽城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在未來幾年,利用鹽城廣袤的荒棄灘涂資源尋求開發建設百兆瓦級太陽能電站。
“想要促進江蘇省光伏產業良好發展,就應該重組改造,調整一些企業,淘汰落后的企業。”江蘇省光伏行業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